曹操聽著方鏡中人的話,到底還是嘆了口氣。
當年奉孝說此話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難以理解,畢竟一方之主死于刺客這種事情,雖然還沒到過于離譜的程度,但是也是實在很難隨便相信,尤其是孫策還是以武著稱的一方諸侯。
雖然驕躁,但是其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正巧那個時候想必本初式微,若是孫策真的出兵,內外夾擊怕是不好。
不過伴隨著孫策身死的消息傳來,江東動蕩,不過他那個時候正在和本初對峙,倒也沒精力去管江東如何,最多也就是看看給些好處能不能自反。
只是很可惜,最終孫權平定了江東之危,等到他出江東的時候,局面已經截然不同了。
若是那個時候奉孝還在,一切或許會截然不同。
曹操心下感慨,到底還是嘆了口氣。
不過除此之余,也不由得讓人有些好奇,孫策這要襲許都的計劃,到底是怎么傳得這么精準的甚至讓人懷疑孫策是不是真的想打許昌。
只是不管孫策到底何意,后世之人已經不得而知了。
不過假設孫策真的發兵,怕不是歷史就真的改寫了,那個時候本就是曹操的危難時刻,就要是來這么一下子,到底是要分兵抵御的,最終的結果有極大可能曹操直接跟著袁紹混日子去了,不過鑒于袁紹命不久矣,可能這日子也混不了太久,到底還是要自立門戶。
但是與此同時,孫策的下場顯然不太好,荊州還沒打下來,就去北上打許昌,要不就是一腔熱血在漢室,而且是大張旗鼓的那種,要不然就是給袁紹當外援去了。
就以孫策的野心來看,實際上更像是聲東擊西,或者適當積攢一下政治聲望,忠貞漢臣,一腔熱血,討伐曹賊。
再加上劉表和孫策有仇,以及荊州的重要性,怎么看即便是孫策活著更大的可能也是要打荊州。
假設打下來了,孫策直接占據荊揚,別管是襄樊還是合肥,兩路隨便跳著打,劉備八成沒機會投靠劉表,就直接去蜀中了找劉璋當客將了。
如果打不下來的情況下,一切按照原本歷史走向而走,日后孫策也定然不可能安居一隅,八成是要找準機會時刻都要去打天下。
等不到曹操想要一統天下,自己就主動試圖推過去了。
孫權說不定就能跟著孫策抵達他忠誠的合肥。
“張公,合肥不是敵人所在嗎”孫登看向張昭,繼續問道。
“”張昭,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老夫才疏學淺,以至于也有些聽不明白,不過此事公子可以暫且擱置。”
“為何”孫登睜大了眼睛有些不解。
“此事并不重要。”張昭道,“不必糾結著細枝末節。”
所以也不要等主公回來問主公。
而也伴隨著這句話,旁邊的目光最終轉變成了敬佩,張公不愧是張公,吸引住少主的視線,而不是禍水東引到他們身上。
孫登有些迷茫,不過到底還是點了點頭。
遠在另一邊乘船去合肥的孫權不由得打了一個噴嚏,誰在想他
還是方鏡那邊又出了什么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