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那些本應該會大展宏圖,卻是戛然而止的那些人,曹魏篇。
說起曹魏這邊,那么首當其沖的那大概就是郭嘉了。
曹操看了眼那方鏡心中到底長舒了一口氣,他或許日后名聲不好,但是到底還是希望摯友的名聲,或者說他的才能曉于天下。
而陳群的心思也有些復雜,他這邊是日后和二公子一起弄出來的九品中正制,而郭奉孝這廝,卻是在這里提及。
郭嘉,字奉孝,出身于著名東漢末年人才儲備基地潁川,少時就與眾不同,預見天下將亂,弱冠之年就開始隱居,秘密結交密英雋,不與俗人行。
郭嘉,可以說少數壓根就沒當過漢臣的人,而且就以這個性子看來,八成也沒有對于漢室有什么期望。
他第一個選定的主公是袁紹,袁本初,不過就袁紹的情況,前期后期就跟倆人一般,如果郭嘉遇見的是除十常仕的袁紹,或許會有些不同,不過他遇見的是后期的袁紹,好謀無決。
“若是奉孝遇見的以前的本初,最終也會離開的。”曹操道。
性子不是一天筑成的,即便是后來發生了不少的事情,最終成了后期的袁本初,但是在此之前,也是有不少問題的。
其中就包括了,不思后果,一意孤行。
不遠處的鐘繇看向曹操,最終還是沒說話。
至于那邊的陳琳,卻是持有截然相反的態度,不過面上并未表現出來。
袁公曾經以英武昭示群雄,他雖然溺愛幼子以至于最后釀成禍患,雖然對于未分小人以致釀成大禍,但是也不得不說袁公曾是禮賢下士的。
即便是袁公身死,亦是有無數人為之舍生而忘死。
不過這些話陳琳都不曾說出來,事情當前最終只化成了一聲嘆息。
結果就是,郭嘉直接踹了這個明擺著沒有一統天下之能的老板,繼續隱居去了。
再一次被挖掘,已經是幾年之后的事情了,原因就是戲志才死了,是的,戲志才也其實可以入駐這個系列,雖然鑒于戲志才過于早亡,甚至不曾被單獨列傳,他的實績歷史是上沒有留下什么的,甚至他的名字也只是在郭嘉傳和荀彧傳提及了一句,否則我們很難知道原來曹操的謀士還有戲志才這么個人。
此話一出,曹操不由得眉頭緊皺,原本還為故去老友高興的心,如今這么一下子,頓時就跌下來了。
怎么可能
三國志不記載或許可以,但是不是還有什么魏略之類的嗎
怎會也不記載
以至于讓志才竟有如此之危
而伴隨著曹操的疑問,那方鏡也已然繼續道
他和郭嘉、荀彧等人都是出自著名人才培育基地潁川,就以戲志才為數不多的記載來看,戲志才職業謀士,性格和郭嘉差不多,如果他和郭嘉共事肯定很能聊得來,又或者他們本就認識也說不準。
都是潁川人,還都是負俗之譏,行事作風那都恨不得是當一群人中最靚的仔,鑒于郭嘉還喜歡與英才交友的脾氣,他們兩個認識的概率實在有點高。
只不過他們終歸沒有在一個陣營工作后,伴隨著戲志才早亡,曹操問荀彧,戲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
就按三國志的記載,荀彧的第一反應其實是荀攸和鐘繇,當然,荀彧大概也很快反應過來,曹操不是問誰能給他謀劃,而是他需要新人,隨即荀彧當即推薦了他的好友,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