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看了一眼誠親王,只見他恭敬的應了一聲是,然后又退回了班列之中,只是退回去之后,不動聲色的抹了一把額上的汗。
看來他的這一舉動,也是為了向皇帝示好。
隆科多心里明白,如今的朝政實在是百廢待興,拜康熙晚年諸子奪嫡所賜,朝廷政事也被荒廢良久,朝中這袞袞諸公,更是站隊的站隊,拉幫結派的拉幫結派。
就連他這個康熙忠臣都不能免俗。
不過現在雍正皇帝繼位,那些站在皇帝對立面的朝臣和皇子,自然就成為了第一打壓對象。
照皇帝目前的意思,仿佛是有先拉攏八爺黨之意。
畢竟八爺黨朋黨太多,可不是好惹的,因此只能先拉攏安撫。
而三阿哥誠親王他們這些人,就好欺負多了,肯定排在針對名單的前兩行,尤其是誠親王還與十三阿哥有仇。
想到這兒,隆科多抬頭看了眼站在自己前面的怡親王。
他面色凝肅,看都沒看誠親王一眼。
隆科多頓時明白,怡親王心里這仇怨只怕還沒消解,不過也是,人家親娘死了,你卻在守孝期內剃頭,這在清朝人樸素的價值觀中,就是明晃晃的詛咒加輕視。
怡親王不和他拼命已經是很兄友弟恭了。
在康熙朝,怡親王不受寵,誠親王還能過幾天好日子,但是到了雍正朝,誠親王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下了朝之后,皇帝宣四位總理事務王大臣入養心殿商議朝政。
自打先帝離世之后,為了表示尊重,雍正皇帝并沒有第一時間入住乾清宮,而是住在了養心殿。
養心殿并不在紫禁城中路,而在西路,隆科多幾人繞了半圈,終于到達皇帝住所,等被傳召進去的時候,皇帝已經換上了家常衣裳,戴著一副玳瑁眼鏡,坐在臨窗大炕上看奏折。
見著他們幾人來了,就招呼他們近前說話,還給他們幾人都賜了坐,上了茶。
隆科多謝恩之后,接過了茶水,先飲了一口,也不說話。
最后是皇帝先開了口“今日誠親王所奏,你們覺得如何啊”
隆科多早知有此一問,他也早就打好了腹稿,只是這會兒還輪不到他先說,因此他也只是沉默不語,眼睛卻看向八貝勒和怡親王。
這兩人當然立刻同意“誠親王所言,是為古之規訓,我等身為人臣,自當為尊者諱。”
雍正皇帝聽了這話,笑而不語,看起來是十分滿意。
之后他又看向馬齊和隆科多“二位愛卿覺得如何呢”
馬齊年紀大,自然先開口“對此臣無任何意見。”
改不改名字的,是你們愛新覺羅自己家的事兒,干我富察家什么事,馬齊雖然莽,但是又不是個大傻子,皇帝早有此意,他反駁個什么勁兒。
皇帝滿臉欣慰的點點頭,然后又看向隆科多。
隆科多見此,也立刻躬身回復“誠親王此言,可見他對皇上之忠誠,不過皇上之尊,在于大行皇帝親傳國祚,在于上天所受道統,改與不改也不變皇上之尊容。”
“好”皇帝聽了這話,高興的撫掌大笑“舅舅果然深得朕意。”
說完他看向幾個臣子“諸位皇子阿哥的姓名,本是大行皇帝所賜,又何必為了這點小事改來改去呢誠親王所言固然合乎禮法,但是禮法不外乎人情,朕又豈能為了這個,遠了你我兄弟的情分呢”
這話說出來,八貝勒和怡親王都跪下謝恩,隆科多自然和馬齊也一起跟著跪下扣了個頭,直呼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