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問出來,頓時養心殿里鴉雀無聲,這可是個不討好的工作,前去招降叛逆,這話雖然說的好聽,可是這些人不服王化,說不準過去了就是送命,又有誰敢去呢
不過張廷玉到底是個很敢任事的人,仔細思索一番之后,就立刻道“兵部侍郎常壽如今正在西寧。”
皇帝直接點頭“就他了,寫一封招降手諭給他,讓他前去羅卜藏丹津軍中宣諭。”
張廷玉領命,立刻下去寫諭旨。
不過在場的人都知道,這玩意估計寫了也白寫,就以羅卜藏丹津的這個行事,一封諭旨肯定是勸不動他的,前去招降也就是走個流程。
隆科多見此,立刻道“皇上,還要防備羅卜藏丹津與策妄阿拉布坦勾結啊。”
要知道雖然清廷打敗了入侵西藏的準噶爾,但是也沒能把人徹底消滅,現在準噶爾汗部還是在西北邊境虎視眈眈。
雍正聽到這話,臉都綠了“這個該死的叛逆,準噶爾滅亡了他們和碩特汗國,他竟然還要和仇敵結盟嗎”
隆科多急忙勸道“此等悖逆之人,哪里知道禮義廉恥,他不過是想當藏王,只怕早就忘了亡國之恨了。”
雍正被氣得不輕,但是理智還是在的,立刻點了點頭“給年羹堯下旨,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讓他準備平叛,以及防備準噶爾,還有那些被羅卜藏丹津襲擊的親附朝廷的王公們,也讓他要接應一下。”
隆科多立刻應是,心說皇帝看著氣急,其實腦子里還是很理智的,團結親近你的,打擊反叛你的,這很合理。
不過任命完年羹堯之后還沒完,雍正繼續道“朕記得岳鐘琪也在西南,任命他為征西副將軍,參贊大臣,隨同年羹堯一同西征。”
給軍中派駐參贊大臣本就很常見,而且岳鐘琪也算是名門出身,是知兵事之人,之前就曾在青海平過叛,因此派他為副將大家也都沒啥意見。
皇帝的命令急急送往青海。
很快的,朝中的其他大臣們也知道了此事,一時間議論紛紛,大家目前為止其實都有點不信任年羹堯,畢竟他之前一直就是個文官,管后勤的,現在讓他打仗這不是鬧呢么。
就連十四阿哥都上書,請求領兵,要替皇帝平叛,皇帝哪還敢用他啊,直接拒絕了,并且一意孤行,堅持了自己的決定。
大臣們滿臉苦澀,面面相覷卻都不敢再說話了,現在再蠢的人都能看出來,皇帝這次無論如何都是想用任命自己信任的人,來打個大大的勝仗,其他人說什么都不好使。
朝臣們憂心忡忡,但是事情卻還是平平穩穩的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
定下了平定叛亂的計劃之后,皇也沒完全死磕在這上頭,轉頭又開始處理起朝政了。
隆科多也接到了新工作,他被皇帝下令,成為了圣祖實錄的總裁,并且監修明史。
啊沒錯,他一個沒有一點功名的武臣,擔任了所有文臣夢寐以求的工作修史。
這不得不說,又是另外一種黑色幽默了。
但是隆科多倒也可以理解皇帝的心情,修史這種事兒,尤其是與皇帝息息相關的圣祖實錄,皇帝當然會讓自己最信任的人來做,因為里面很多事,都需要史官的春秋筆法,而這里頭的度怎么拿捏,當然還是隆科多比較能懂皇帝的心意。
隆科多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因此他花費十幾天,把修圣祖實錄需要的史料全部認認真真看完,看完之后,就給底下的史官畫下了一個道,什么改寫,什么不該寫,什么仔細寫什么簡略寫,他都分派的明明白白。
底下史官看到這個,各個面露震驚之色,他們原本以為所謂的總裁不過是個掛個名而已,畢竟隆大人可是侍衛起家,也從沒聽過有過什么文名,沒想到分派起任務來,還挺像那么回事。
隆科多心說我雖然看起來五大粗,但是我也是讀書的啊,你們這都什么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