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會下屬的驚嘆,隆科多又轉頭去了修明史的那邊。
雖然他監修明史,但是其實這里頭出力的,主要還是總裁張廷玉和徐元夢,他這個監修才真正是個掛名。
但是掛名也好,隆科多反正能正大光明的去看一看還沒修訂好的明史了。
要知道,在這年代,普通人家那都是談明史色變,畢竟一個明史案,光凌遲的就有十八個,文字獄是真的很可怕。
大多數人,都是不敢與前朝扯上半點關系。
隆科多過來的時候,史官們都在努力工作。
張廷玉也在,他是個典型的文人士大夫,接到修史這項工作,簡直激動到不行,每天都得過來轉一圈,十分得賣力。
見著隆科多過來,他也過來打招呼“隆大人可要看看剛剛定稿的幾頁史稿”
隆科多心說還挺巧,立刻點了點頭。
張廷玉命人拿了過來,又笑道“如今千頭萬緒的,這些史稿也只能勞煩大人在此觀看了,萬萬不能泄露出去。”
“張大人不必客氣,我明白。”隆科多笑著應了,然后轉身找了個地方看去了。
張廷玉見這位爺竟然還真看的挺認真,心中慨嘆,怪不得能受皇帝如此看重,果真是個上進好學之人。
隆科多這邊如火如荼的修史,那頭皇帝卻又琢磨著叫了隆科多過去說話。
不過這次說的,卻真真是國之大事。
“如今朕驟然登臨大位,許多事還是千頭萬緒,不知該從何處做起,但是有鑒于圣祖晚年的故事,朕以為,儲位之事當放在首位,這幾個月以來,朕左思右想,只覺千百年來,建儲之后,都難免遭受風波,以至于亂了國政。”
“因此,朕想著,倒不如朕事先寫好詔書,一份封在匣中,放在朕身側,一封密封藏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后,等朕百年之后,再令大臣取出,與朕身側的詔書對應,若是一致,便可讓新君登基。”
隆科多聽完心中感慨,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秘密立儲制度吧。
但是這項制度雖然看著挺好,卻也有缺陷,隆科多道“歷史上的君主們建立東宮,也不止是為了定下儲君名分,以安國本,更是為了建立東宮之后,便可海納天下名士教導東宮為君之道,如此日后登基才能掌控四海君臨天下,皇上之才天受之,圣祖皇帝才能安心交付國家大事,只是日后,若是無有皇上之才德,又無旁人教導,為之奈何”
隆科多這話其實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儲君得不到正統的君主教育,那上臺之后,只怕會被大臣們玩的團團轉,另一方面則是,儲君要是沒有自己的班底基本盤,上臺之后又該找誰做事
這兩點,其實雍正的繼承人乾隆都遇到了,乾隆當皇子的時候,因為雍正介于前朝的禍事,便不讓兒子參與朝政,每天就讓他讀書。
結果讀著讀著,乾隆也被這些圣賢書給忽悠傻了,真的相信什么君主仁厚,臣子自然就會歸附,不同意父親對于大臣們太過嚴苛。
然后一上臺就把這些政策都廢止了。
當然了,結果大家都知道,這些大臣們果然背叛了皇帝的恩情,開始肆無忌憚起來,不過乾隆到底是個狠人,既然仁厚感化不了你們,那就亮刀子吧。
至此,乾隆一朝的政策開始割裂,乾隆本人,終于也進化成為究極的政治機器。
隆科多實在不想最后事情變成這樣,白白浪費了雍正皇帝的心血,因此即便知道此事敏感,也仍舊毫不畏懼的提了出來。
皇帝也沒料到自己這個舅舅這么大膽,一開始還有些驚訝,但是聽到最后,他卻說不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