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大人果真是沉穩,小王實在是望塵莫及。”怡親王在某次和年羹堯發生沖突之后,和隆科多感嘆道。
其實這兩人發生沖突也是年羹堯上趕著的。
某次年羹堯去怡親王府上拜訪,結果拜訪之后,又對人家的宅子指指點點,說人家的宅子外面恢弘里面草率,這不就是在說怡親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
怡親王脾氣再好也不是個泥捏的,因此之后與年羹堯之間的關系便越發不好了。
要知道,當年年羹堯在西北前線,有人給皇帝提議說,需要派人去限制年羹堯的權力,以免年羹堯坐大。
還是怡親王勸皇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結果現在到頭來,年羹堯一回京卻如此羞辱怡親王。
之前皇帝還想著在兩頭和稀泥,希望彌補兩人之間的關系,現在皇帝也擺爛了,冷眼旁觀年羹堯繼續作死。
而隆科多聽到怡親王這么說,卻只是笑著擺了擺手“王爺謬贊了,王爺一心為公,才是臣遠不可及啊。”
怡親王的確是個用心國事的人,哪怕知道皇帝此時對年羹堯恩寵有加,但是私底下還是會勸告皇帝,這般行事不大妥當。
隆科多就不敢這么剛了,畢竟他可不是雍正皇帝最愛的十弟。
最后或許是年羹堯做的太過分,底下的怨言也太多了,皇帝終于在某次朝政中,正面回應了這件事。
主要就是說,現在外面傳言什么年羹堯功高震主可以左右朝政的話都是假的,作為君主很難,作為臣子也不易,大家要一起眾志成城,共建美好大清。
意思是這么一個意思,雖然表面上看是替年羹堯澄清,但是其中未免也有敲打年羹堯的意思。
畢竟這種傳言都擴散到需要皇帝正面回應了,年羹堯你自己難道不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嗎
嘿,你還真別說,年羹堯一點都沒反省。
雍正皇帝一番念唱作打,都是俏媚眼拋給了瞎子看,年羹堯根本毫無所覺,還當皇帝這是維護他呢。
隆科多不知道雍正此時多心塞,反正他都有點替雍正心塞。
就這么轟轟烈烈的熱鬧了一個月,年羹堯也終于要請辭回西北了。
皇帝看起來對年羹堯還是很親厚,在他臨行之際,不僅又賞賜了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世職,還十分鄭重的又叮囑了他一番。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1
其實在隆科多看來,皇帝的這番話,可以說已經是掏心掏肺了,若是年羹堯真的能聽進去,其實未必也不會沒有一個好結果。
但是看著年羹堯那章略顯驕縱的臉,隆科多心里便明白,他是一點兒都沒聽進去。
年羹堯是十一月離開的,送走他之后,皇帝表面看起來是恢復了正常,可是隆科多卻能隱隱的看得出來,皇帝的心情很不好。
但是就在皇帝心情不好的這個當口,誠親王家的世子弘晟犯了個不大不小的錯處。
這下可讓皇帝找到借口了,直接下旨廢掉了弘晟的世子之位。
要知道,弘晟身為誠親王的嫡子,是先皇親自封的世子,同時在康熙年間,也很受康熙的寵愛,有次先皇派四阿哥回盛京祭祖,和他一起去的就有弘晟。
但是弘晟這孩子實在是不夠聰明,他爹是鐵桿的太子黨,但是他自己,卻和八阿哥關系親近,之前皇帝就看他有點不順眼,現在可算是找到機會了,直接削掉了他的世子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