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逵見他要回驛館,卻是強力要求他來自己的住處住下。
“那驛館如此簡陋,哪里能讓侯爺如此委屈,不如侯爺來我府上,雖然不如京中的宅邸,但是總比驛館要好些。”
張鶴齡卻是搖頭拒絕了“多謝監軍體貼,只是出門在外的,住在哪兒不是住呢,而且我這次出門也是有皇命在身,如何還敢挑剔住處,監軍的好意我心領了。”
苗逵見他拒絕,心中慨嘆一聲,真是個謹慎之人啊,竟是一點破綻都不露出來。
若是他住在自己家,那他日后想要看到什么,或者能看到什么,還不是自己隨意安排,可是他既然拒絕了,那苗逵也不敢再強逼他,只能笑著讓人奉上了許多家常用的物品,以表心意。
這些東西張鶴齡自然也就不好拒絕了,笑著收了下來。
朱暉這一去救援就是好幾天,張鶴齡也趁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住處好好安排了一下。
他這次出門,也不是獨自一個人就過來了,除了他從自家里帶過來的護衛和仆從之外,皇帝還給他拍了幾個侍衛護送。
張鶴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自己的幾個仆從喬裝打扮,仔細將整個寧夏鎮里的消息打探一番。
寧夏鎮為大明九邊之一,治所便是現代的銀川市。
如今張鶴齡入了寧夏鎮,雖說是來主持情報打探工作的,但是對于寧夏鎮的基本情況還是得了解一下。
他這次帶出來的人也都是機敏聰慧之人,聽到他的這個吩咐,立刻喬裝打扮一番便都散了出去,至于皇帝派給他的侍衛,他倒是沒有指使他們做這些事,畢竟這些人目標實在是太過明顯了,還是放在身邊老老實實當侍衛吧。
張鶴齡住的地方是驛館的一個小院子,這是朱暉他們提前給他準備的,不過這些人在他來之前并不知道他要常住,因此只是讓驛館騰出來一個小院子,收拾的挺精致,就是地方有點小。
因此張鶴齡便讓驛館重新給他換了一個大院子,同時將自己帶來的人也都安排在各個院子里住下,甚至驛館里伺候的人他也全部換成自己帶來的,直接將自己住的地方打造成一個無堅不摧的堡壘,不給人留一絲一毫的空隙。
就在張鶴齡收攏自己身邊勢力的時候,朱暉那邊也終于救援完固原回來了。
這次朱暉日夜不息趕到地方,又整體休息了一晚上,然后趁著夜黑風高,襲擊了掃蕩村寨的蒙古軍隊。
不僅斬殺一千余人,還搶回了被蒙古人擄掠走的牲口四千余,人丁一千余。
這對明軍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大勝,畢竟之前朱暉的帶兵思路就是堅守不出,以逸待勞,就是在這兒和你耗,每次蒙古人來搶劫,他們也就是出去收拾收拾爛攤子,人是追不上的,只能把東西搶回來。
這樣做當然穩,也幾乎立于不敗之地,但是也憋屈啊,就這么看著蒙古人橫行無忌,哪個有血性的能忍得住。
因此這個消息一傳開,整個軍鎮都是歡欣鼓舞。
連苗逵也是激動不已,他沒想到,如此冒險出兵竟然還能大勝,因此立刻組織人出門迎接得勝大軍。
張鶴齡也跟著人一起出城迎接大軍回歸,看著走在最前面,騎在大馬上的朱暉,張鶴齡心里琢磨,其實這人還是有點本事的。
等到一行人回到總兵府,朱暉便和眾人說起了這次出兵的情況。
蒙古人雖然被夜襲,但是戰斗力還是很強的,他們斬首一千余,自己也損失了不少。
張鶴齡聽到這個結果雖然有些心痛,但是也并不驚訝,畢竟如今的明軍可不是當年打到斡難河畔的明軍了,能有這個結果,已經是很不錯了。
所以在苗逵開口說要給這次征戰的將士們請功的時候,張鶴齡也沒有開口說什么,這次的確算是一場大勝,底下的將士們也的確應該得到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