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他還是聽從了張鶴齡這邊獲得的消息。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動作,因為這個消息其實也算不得準確,但是朱暉還是相信了他。
當然了,在這之前,朱暉也已經曉傳九邊,讓各鎮加強軍事防備。
不過他的這個動作也不算稀奇,畢竟如今正值秋收,蒙古人最喜歡這個時候來漢家之地打草谷,這都已經形成一種軍事習慣了,九邊守將自然也對此早有預料。
朱暉這一次強調,也不過是老生常談。
只是之前的事情還算正常,但是大將軍突然大半晚上的離開了寧夏鎮,就難免引起一些閑言碎語。
而朱暉這次離開,不僅帶走了明軍的五萬精銳,還帶走了五個將軍中的三個,只給寧夏鎮留下了兩個將軍,還有十來萬的非精銳士兵。
當然了,這十來萬人雖然不是精銳但是守一座城還是綽綽有余的,只是這些沒有被帶走的將軍們就會難免疑惑,大將軍這是要干什么
如今的寧夏鎮,地位最高的就是監軍苗逵,而苗逵也不愧多次跟隨朱暉出戰,對朱暉手底下這些人還是有一些掌控力的,他很快就穩住了局面,告訴這些人,大將軍害怕蒙古人趁機劫掠,因此領了五萬人去巡邊了。
于此同時他還加強了整個寧夏鎮的城防,進出盤查都變得十分嚴格。
苗逵的這個借口乍一聽好像很正常,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漏洞百出,比如大將軍就算是想要去巡邊,又何必大晚上的出發呢,而且還帶走了所有精銳。
只是所有人現在都不敢多說話了,畢竟他們再蠢,此事也隱隱察覺到,這次的事情有些不大對頭。
城中的將軍們都心存不安,但是最底層的將士們卻都情緒穩定,畢竟對他們來說,大將軍干了什么和他們都關系不大,能安安穩穩的當差就行。
至于此時的張鶴齡,雖然身處安全的寧夏鎮中,心中卻也不免生出一絲畏懼來,要是這回蒙古人進攻的不是固原,那這次出兵豈不是白費功夫,而且還有可能貽誤戰機,如此罪過自己能承擔得起嗎
他心中有惶恐也有激動,每日里食不下咽,只等著那固原那邊能有好消息傳來。
就這么等了七八天,這一日他正好在酒樓里吃午飯,剛吃了一半,外頭突然傳來一陣馬蹄之聲,而且是飛速從遠而來。
張鶴齡聽到這動靜心中咯噔一下,急忙探出頭去看。
他可知道,在九鎮之中,只有軍報傳來才能在鬧市之中疾馳飛馬。
果然,他一眼就看到一個身著軍裝騎著高頭大馬的男子飛馳而來,他面上風塵仆仆,后背還背著一個盒子。
張鶴齡立刻明白,只怕是固原那邊的軍報來了,畢竟這么一段時間以來,也就只有大將軍親帥軍中精銳前往固原設伏,其他地方都沒有什么動靜。
但是張鶴齡心中還是害怕,會不會是蒙古人襲擊了其他邊鎮,想到這一點,他真的是急的飯都吃不下去了,趕緊讓人結了賬,讓后急速前往總兵府。
這次跟著他一起出來的侍衛們不知道他為何這般著急,但是看著他是看到軍報傳來才要去總兵府,心中也不免生出些許不安。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相處,這些侍衛們也是看明白了,這位壽寧侯根本就不是什么酒色紈绔之人,而是仿佛與人謀劃著什么,只是他們在離京之前曾得到皇帝的命令,讓他們一切都聽從壽寧侯指揮,因此他們才不敢多發一言。
而現在,仿佛就是壽寧侯所謀劃之事的終結了。
一時間幾個侍衛都有些激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