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當日,保國公朱暉和苗逵還有幾位將軍們都來送他,朱暉更是拉著他的手舍不得他離開,感慨道“此去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
張鶴齡拍了拍朱暉的手背,笑著道“總有相見之日,大將軍這次有大功于朝廷,我就在京中等大將軍凱旋而歸。”
朱暉一聽這話,也是生出幾分意氣風發的心情來,但是嘴上還是謙虛“能有此功,也是多虧了你。”
兩人肉麻話說完,張鶴齡終于啟程離開,而朱暉則是一直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遠方,這才回城。
去西北的時候,張鶴齡一路風塵仆仆,回京的時候,就沒那么著急了,可以稍微輕松一點。
只是眼看著天氣一天天冷起來,張鶴齡還是不敢真的拖到冬日再入京,到時候只怕路上能把他凍死,因此等過了最艱難的一段路之后,一行人還是加快了腳步,趕緊往京城趕。
等一路終于回到京城,也差不多入了冬,張鶴齡一入京,先是叮囑其他人先回侯府,然后自己就趕緊入宮復命。
皇帝也是知道他今日回京的,他這一路上也是邊走邊給皇帝寫信,一方面是告訴皇帝自己走到哪兒了,一方面也把沿途的風景見聞寫給皇帝。
因此等他入宮之后,也沒多等,立刻就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弘治帝今日的氣色格外好,簡直可以說是紅光滿面,看到張鶴齡從乾清宮外進來,給自己行禮請安,他立刻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張鶴齡。
“鶴齡,這次你可算是立下了大功啊”
張鶴齡立刻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神色“臣僥幸為之,怎敢稱大功。”
皇帝卻不滿意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若是沒有你的消息,這次的大勝何以得來,如此功績,若是不能稱作大功,那豈非是失了獎懲之責”
說完急忙拉著他坐下,讓他講這次征戰的各種細節。
這也怪不得弘治帝會對此次的勝利如此激動了,畢竟他爹可是武德充沛,什么東征女真犁庭掃穴,什么北擊蒙古,而到了他這一代,文治還能勉強說好,但是武德就略顯費拉不堪。
若說弘治帝不看重武德倒也罷了,但是弘治帝自己心中也是有追求的,只是每次都顯得虎頭蛇尾,讓皇帝自己也覺得尷尬,因此才會格外看重這次的勝利。
張鶴齡自然也滿足了皇帝的好奇心,一五一十的將這次的事情都給皇帝說了。
不僅包括了他們前期的準備,甚至于朱暉當日如何作戰的,他也都說明白了。
當然了后面作戰部分都是他從朱暉那兒聽來的,準確性就不敢保證了,只是想來朱暉雖然有虛報戰功的前科,卻也不敢在這種重大戰役上胡亂報功。
張鶴齡覺得自己可能真有點說書先生的天賦,竟是一口氣就說了一個多時辰,說完之后,皇帝還有些意猶未盡,竟是感嘆道“我如今才終于知道,原來細作的用處也這么大,鶴齡,日后這細作之事就托付給你了。”
張鶴齡一聽這話,心中頓時大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