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齡看著皇帝的面色,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
他記得,在歷史上弘治皇帝活的并不長久,或者說,弘治十八年的那一場大病,只怕在歷史上他就沒能撐過去。
但是這次即便他是撐過了大病,可是他的身體還是無可救藥的衰敗了下去,他現在還不足四十歲,可是看著他的狀態,張鶴齡都覺得他仿佛已經是行將就木。
想著這些,張鶴齡心中越發沉重。
他對于自己的這個姐夫還是很有感情的,他對張家人的信任愛重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真的就和他的親哥哥一樣。
而且現在太子還年幼,即便他聰慧,有野心,可是他到底也是個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十六歲小孩,若是皇帝早逝,那之后的事
張鶴齡不敢想,也不愿想。
最后他也只能多勸皇帝注意身體,不要太過耗費心力。
但是弘治帝卻仿佛是看透了什么,張鶴齡的話他只是應著,可是對于朝政,他卻依然十分用心,不止如此,他還讓太子開始代替他處理朝政,而且一邊讓太子處理,自己還在一旁悉心教導,每天的工作量不亞于從前。
這個行為,讓底下的大臣們都十分擔心,他們對于弘治帝這個皇帝還是十分滿意的,他們看著皇帝如今這個狀態,心里也很害怕。
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皇帝斷斷續續就這么再熬了兩年,一直到弘治二十二年春,皇帝也終于走到了他命運的結局。
這一日清早,張鶴齡剛剛起身,正要準備洗漱,突然外頭有人進來傳話,宮里來人了,請昌國公入宮。
張鶴齡聽了這話只覺得心中咯噔一下,臉霎時間就白了。
他手抖得自己都有些控制不住,胡亂用帕子抹了抹臉,衣服都來不及整理,就急忙跟著人入宮了。
這種時候宮里來人宣召,張鶴齡幾乎都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皇帝那邊出事了。
一想起這個他一時間心中酸澀,姐夫他,他不會真的。
張鶴齡眼眶一酸,仿佛有淚落下,他遮掩般擦了擦眼睛,心中卻越發難受。
一路快馬加鞭,終于是到了宮城外。
張鶴齡一下馬車,便看到已經有一輛馬車停在宮門口,他仔細辨認了一下,發現是李東陽李家的馬車,閣臣們也來了,他心下越發沉重,腳步都有些踉蹌,跟著人一路往乾清宮去。
及至走到乾清宮門口,聽到里頭傳來一陣陣哭聲,他的心徹底沉入谷底,幾乎已經維持不住儀態,踉蹌著跑了進去。
他一進去,就看到皇帝半躺在榻上,他面色慘白,張皇后哭著匍匐在榻上,底下還跪著劉健李東陽和謝遷,太子站在一旁,默默流淚。
見著張鶴齡進來了,他對著他招了招手,語氣還是和當初一樣溫和“鶴齡來了,過來坐。”
張鶴齡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唰的落了下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