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儒心中忍不住嘆了口氣,嫡庶之事,在老家的時候,因為夏家也沒這么多規矩,因此還不太看得出來,但是等到了京城,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只盼望他這個長子,能早日轉過這個彎來,否則日后若是鬧得家宅不寧,那便大大的劃不來了。
張鶴齡不知道自己這次到訪給夏家人帶來的問題,他回到家之后,將今日之事在心中整理了一下,等到第二天入宮給皇帝和皇后回稟的時候,將今日之事都說清楚了。
皇帝聽了沒覺出有什么,只覺得夏家還算老實,便點了點頭就過去了,倒是張皇后聽完皺起了眉。
“庶長子豈非是亂家之源”
張鶴齡想著夏家子女的年齡順序,道“想來是夏氏出生幾年,主母都未曾誕下兒子,因此才有了庶長子。”
一算年紀,夏氏的確比她兩個弟弟都大了四五歲。
張皇后還是有些嗔怪“竟是連四五年都等不得了。”
她這是帶入她自己了,她當年入宮,也是四年多才誕下太子。
張鶴齡笑著安撫姐姐“雖則如此,我看夏家規矩還好,姐姐不必操心這些。”
管他嫡子庶子的,不鬧事那就行。
張皇后也知道弟弟這話不錯,便也不再多言,只道“我今日給夏氏身邊派去了一個嬤嬤,她日后到底是要做太子妃的,對于宮里的事兒,不能兩眼一抹黑。”
張鶴齡也點了點頭,然后又道“姐姐若是空了,也可以將夏氏叫過來說說話。”
張鶴齡打的主意是,夏氏若是能到自己姐姐跟前多來些,或許就能見到大外甥,小夫妻倆成婚之前也能培養培養感情。
張皇后沒意識到自己弟弟的險惡用心,點頭答應了。
選秀的事兒,終于也算是轟轟烈烈的結束了,選中的人家自然家家歡喜,而沒選中的則是被送出宮去,自行婚配。
當然了,被選中的也不止是給太子的這三個人,還有幾個人賜婚宗室,畢竟老朱家這一大家子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這些藩王宗室要婚配,也必須通過選秀進行,因此這段時間可算是忙壞了禮部和宗人府。
不過這些事都和張鶴齡無關,他在這件事后,差事只多了一樁,就是做飯的時候,要多給夏氏幾人做一份。
張鶴齡找過皇帝咨詢意見,雖然這三人還沒有正式冊封,但是給他們的待遇已經是按照她們未來的位份安排了。
張鶴齡想著三個小姑娘都是北方人,因此一開始給他們的飯菜都是北方系為主,然后才按照每個人的口味慢慢調整。
可以說張鶴齡真的把光祿寺卿這個崗位玩出了花樣玩出了質量。
太子大婚是一直等到弘治二十年三月舉行的。
弘治帝自己過得節儉,但是對于兒子卻很舍得,因此這次的婚禮辦的十分盛大,哪怕弘治帝自己身子骨虛弱,都勉強撐著參加了這次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