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安慰的言辭太過蒼白,張太后聽了還是忍不住流淚,畢竟當年的土木堡留給大明朝人民的心理陰影實在是太大了。
最后是夏皇后好歹將張太后勸住了。
“母后別擔心,皇上心中自來是有主張的,這次出去,或許只是巡視一下邊防,趕明兒就回來了,母后這個時候更應該保重鳳體才好,否則豈不是讓皇上擔憂”
夏皇后還真有點女中豪杰的意思,面對這種場面雖然心中也是擔憂至極,但是面上卻也沒有亂了方寸。
張太后與夏皇后自來關系不錯,聽了這話心中也仿佛有了主心骨,擦了擦眼淚,看向弟弟“你可要好好勸皇帝啊。”
張鶴齡自然應下。
之后的懿旨,也是張太后親自手書的,她期望以此能將兒子勸回來。
但是想著大外甥那個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倔驢性子,張鶴齡就覺得希望不大。
求個懿旨也只是給自己求個心理安慰罷了。
張鶴齡求完懿旨之后,就一路策馬揚鞭去了城門外與侍衛文臣們會和,結果到的時候,發現兒子張宗說也來了。
他前幾個月剛剛成婚,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自己之前回家里交代的時候,也和他說了如今的情形,本意是想要讓他在家里守好門戶,不要亂跑,沒想到這小子竟也跟著一起來了。
見著父親來了,張宗說心中原本還有一絲心虛,但是很快又變得理所當然起來,笑著與張鶴齡打招呼“父親,孩兒平日里與表兄也能說得上幾句話,這次就讓孩兒跟著一起去吧。”
對于這個兒子張鶴齡可是太了解了,基本上他一撅屁股就能知道他要放什么屁,現在說的冠冕堂皇,可是看著他眼中躍躍欲試的神情,張鶴齡便知道,他是想要跟著皇帝建功立業。
張鶴齡一時間有些心累,難道他如今真的是老了嗎竟也有些不明白這些年輕人的想法了。
最后他只能嘆了口氣,沒有再去阻攔兒子,只淡淡道“既然你想去,那希望你到時候不要后悔,我與你母親如今都還年輕。”
后半句話他只說了一半,但是以兒子的聰明才智想來也能聽明白。
我與你母親都還年輕,你要是有個萬一,那我倆還能繼續給你生個弟弟,繼承家里的爵位。
張宗說原本有些雀躍的神色忍不住一滯,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自己的父親。
張鶴齡卻理都沒理他,打馬上前去和謝遷幾人說話。
謝遷知道張鶴齡得了太后懿旨,也是松了口氣,感嘆道“希望皇上能聽得進去勸啊。”
這話說出來,大家面上神色都有些古怪,主要是大家也都知道,這位皇帝陛下,還真不是一個聽勸的。
但是無論如何吧,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因此也不再多言,一行人立刻策馬揚鞭追皇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