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的地點在地里不在村社,知青們也不需要再去村社,直接去上工地點。
王家溝大隊一共有三百多戶,八百余人,共分為四個勞動小組,四名知青按男女分為兩隊,在不同的勞動小組。
第一個小組是青壯年男性最多的小組,他們年工分也累積最多,小組組員年齡多在十六歲到五十歲之間,但通常超過四十歲的都少。
因為在持續高強度勞作下,人的身體年齡往往比真實年紀更大,四十歲以上開始逐漸身體機能退后,具體表現為身體多多少少有點毛病,對人生壽命也有不小影響。
當然,也不是沒有bug。
極個別人在高強度體力勞動下身體反而越來越好,這屬于基因bug,他們往往也有一身武學師傅最喜歡的好根骨。
第四小組則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與身體比較弱的婦女組成的小組,此外,還有些十六歲以下的半大少年少女,秋收時能拿1到3工分的小孩子也歸于這個組。
第二小組與第三小組人員構成差不多,男男女女都有,什么活都能干,拿的工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韓景和徐飛作為青年男性,被分在第一小組;葉榆和花菲菲被分在第三小組,分組時,大隊長多看了葉榆一眼。
對于這個安排,韓景和徐飛覺得自己備受重視,欣然接受,花菲菲也是干勁兒滿滿,唯有葉榆,平常很少能看不到她臉上有情緒起伏,似乎面對什么都風輕云淡。
葉榆也曾這么以為,有什么農活難得到她比殺變異獸難嗎
然后她裂開了
“”
鄉村建設和知青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讓他們大受打擊。
現在這個季節其實已經過了農村一年當中最重要工作量最強最辛苦的雙搶季節,像是時下村里的主糧紅薯、土豆、豆類、南瓜、玉米等基本上已經收完,也不像春天一樣,有很多糧食需要播種。
農活少了很多。
但不意味著完全沒有。
首先,秋收后需要漚肥。
這個年代已經有專門生產碳氨和磷肥的化肥廠,但化肥產量仍然低,根本無法供給全部農村,絕大多數農村用的還是相對傳統的農家肥,頂多在上面略微有所改。
王家溝也一樣。
農家肥主要以人畜糞便為主,包括隊里豬圈牛圈,還有家家戶戶的茅房,堆在地里三處大概10米寬、20米長、3米深的大坑里,加入水、秸稈、爛草、某些樹葉等一塊兒漚肥,等農家肥漚好,一開春便能大面積用上。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從這樣耳熟能詳的口號可知,肥料對于種地農民的重要性根本不言而喻。
漚肥重要歸重要,干活過程卻是又臟又累,簡直視覺嗅覺雙重考驗。
還有被農家肥吸引過來的各種小蟲子,看到它們,有人身上已經開始癢了,的虧這是深秋,天氣轉涼,蟲子數量和種類都算少的。
葉榆敏銳的嗅覺與非人的視力在這一刻全都成了拖累。
真差點裂開了jg。
即便暗暗用上空間隔絕,但空間隔絕不能把自己真關在空間里,必需有呼吸通道,而這里四面通風,漚肥坑不止一個,味道到哪里都遮擋不住。
還是重生回來日子過得太舒服的緣故,放到以前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人在舒適的環境下就容易后退,葉榆面無表情地狠狠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