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榆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壓低聲音,甚至用了一點小技巧,周圍人肯定聽見了,包括離得最近的那個柜臺售貨員。
花菲菲他們一直生活在這個時代,習慣了售貨員的態度,并不覺得他們的刁難有問題。
甚至于在葉榆說這話時,楊秀秀和趙春嬌第一反應竟然是看向售貨員,有點怕得罪了他們,買東西困難。
可店鋪又不是售貨獨一家的,柜臺上有的東西他們還真能光明正大不賣嗎
至于私下的瑕疵品,懂的人都懂,葉榆他們與這些售貨員又沒一毛錢關系,也從他們手里拿不到啊。
售貨員再把白眼翻上天又如何,葉榆他們還是買到了富強粉、掛面、鹽巴、醬油、肥皂、蛤蜊油,以及最近上新對農民們還是有點奢侈的麥乳精、水果糖、餅干、瓜子等。
葉榆除了一個保溫瓶,買的都是零食,但凡涉及稱斤的時候,一直盯著售貨員,他們也不敢缺斤少兩。
只是等他們離開,幾位售貨員彼此交談,知青們難搞的名聲雪上加霜。
他們調笑著說才不信這些知青們能把他們干嘛,短短十幾天,知青們鬧得笑話可多了,沒一個能成事的。
再說法不責眾,這世道哪家供銷社不是這樣子的那些城里人比他們態度還差呢,也不見上面領導整改。
門外,知青們也在商議。
韓景一番思考過后,第一個舉手贊成:“小榆的質疑是正確的,那些售貨員的確不應該是這種刁難顧客的態度,上都說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真的要寫嗎”花菲菲有幾分猶豫,“這會不會得罪平泉公社,我們還不知道要在這里待多久,得罪他們,會不會被穿小鞋。”
“寫,”徐飛也投贊成票,“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幫銷售員這一職位得到進步,正是我們知青應該做的不是嗎至于得罪平泉公社的事情,我們不止找錯,也寫了很多對農民同志的淳樸和漂亮贊揚。”
葉榆吐槽:“預設這么多你們寫了又不一定能上報。”
“”
絕倒。
“記得模糊一下具體人名,用小花小草這樣的化名。”
葉榆覺得也可以寫,利大于弊,不止是糾錯售貨員的問題,蔓延開來,下鄉所見所聞見報,也是給下鄉知青們一個遇見不公的投訴渠道。
這并不意味著知青一定對,村民一定錯,雙方都有正常人和老鼠屎。
只不過在當下,十幾歲的知青相對村民來說,絕對屬于是弱勢群體,真的遇上極致的惡,甚至可能丟掉性命。
在燕京附近的生產隊表現可能還不明顯,窮山惡水出刁民,那些陽光照不到的偏僻之地,知青才真的危險。
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腐爛與閃光,這十年,肯定有一部分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們在這些土地不幸消失。
葉榆:“越來越多的知青們文章上報,若是有專門板塊負責此事,更是能讓知青下鄉更透明化,也是對本地村民的一種監督,讓雙方趨于平衡。”
徐飛幾個聽得一愣一愣的,葉榆同志的思想視角和深度不是他們能比的,一個供銷社售貨員而已,竟能延伸如此多。
可能徐飛、韓景、花菲菲還不是很能明白這個監督與平衡,與生產隊矛盾日益加深的趙春嬌和楊秀秀更能理解,他們看見了除了向本地人妥協以外的第條路。
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