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后,小瑩來了楊楚家。
講禮貌的小瑩不是空手來的,她拎上門一大個塑料袋,袋子里全是酒。
從酒精的數量,楊楚可以看出,小瑩今晚要講的事必定非常嚴重。
“我們明天還上班呢,最好少喝點。”她像個操心的長輩,把無聊的話先說在前頭。
小瑩規規矩矩地連聲應好。
她在客廳坐下,好奇地打量著家里“楊姐,你家收拾得好整潔,好有生活氣息。”
“哈哈,是的是的。”
楊楚心虛地想雜物都堆到房間了,你看不見而已。
“楊姐,你一個人住啊”小瑩的大眼睛中閃爍著滿滿的羨慕。
“是的是的。”
小瑩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戳中了楊楚的傷心事,她“咔”地開了一罐啤酒,換了個話題。
“你怎么了,快說說。在電話里哭得那么慘,把我都嚇到了。”
提到這個,小瑩的表情突然變得黯淡,她也“咔”地開了瓶酒,又“噸噸噸”地喝了幾口,這才開始跟楊楚講她遇到的事。
上次在手機店,小瑩跟楊楚講老板老給她發曖昧短信,她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楊楚當時建議她“要想清楚,什么東西尚且可以忍受,什么東西是絕對不可以放棄的”,小瑩把這話深深地記住了。
后來,老板再發來短信,小瑩都十分小心地應對。老板要約她出去或者送她禮物,她會第一時間拒絕。即便如此,老板每天跟她的交流也依然有增無減。他似乎把她溝通上的回避視為一種欲拒還迎的情趣,一點點地挑戰她的底線。小瑩不答應跟他出去吃飯,老板就特意在來公司的時候跟她打了個招呼;小瑩不回復他的信息,他轉天就拍了一張她交上來的報告發給她看。
春節休假歸來,老板的騷擾再度升級。他會在很晚的時候給小瑩打語音或者視頻電話,小瑩沒接,他給她發消息員工不接老板電話,牛。你是不是吃準了我拿你沒辦法。看到消息的小瑩心里不好受,好像她真的成了釣著老板,配合他玩游戲的那種人。
這個月,算時間小瑩已經度過了實習期,主管也夸過她的工作表現不錯,她理應收到她的轉正合同。心里惦記著這件事的小瑩在上周的時候又收到老板的信息聽說你要轉正啦,短短一行字,讓小瑩腦補出很多很多背后的信息。
她斟酌了好幾天,給老板發了個長長的小作文。她嚴肅地說明了,老板天天給她發消息讓她感覺困擾,員工和老板不應該以這種方式聊天,她希望他們能保持清爽的上下級關系;她也寫了,自己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的,有轉正的機會她很樂意作為員工為這家公司效力。
這篇小作文,措辭剛正不阿,將她心中所想明明白白地寫清楚。把小作文發送出去的時候,小瑩期盼老板能夠明白她的態度,以后注意對她說話的分寸。
小作文發出去整整過了三天,老板回了她四個字你想多了。
而
這四個字才真正地讓小瑩想多了。她開始反思自己在小作文中的用詞,反思是不是自己把話說得太絕太過了。深刻地反思之后,她又給老板發了一條消息,指出自己的之前說的話確實有幾處是不太妥當的。
消息發出去不久,老板直接給她打來語音電話,這回小瑩接起來了。在電話里,老板對小瑩說他只是關心新員工罷了,小瑩發的小作文讓他震驚。他本來很看好她,覺得她一個小姑娘在北京不容易,想要多多照顧她。沒想到小瑩會這么想自己,是她齷齪的思想玷污了他的善意。他說了許多羞辱她的話,反過來指責她之前回復他的話才是有曖昧成分的,他當時顧及她年紀小,才沒有說出來,是她一直拎不清員工和老板的關系。
這通電話讓小瑩的心態徹底崩了。她陷入了巨大的內耗,她懷疑是不是之前自己說話曖昧,讓老板誤會了。她覺得自己發的那個小作文太蠢了,像個跳梁小丑。她覺得很難為情很羞恥,也許老板只是一番好意,覺得她是有潛力的下屬想多多栽培。她自己想太多誤會了,敏感地寫那么多東西給人家,把一切都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