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手下最缺的這就是這種出身清正自身還有本事的臣子,她略微扶持一下,這就是她的嫡系。
到時候以沈初為首,這就是她的官員派系。
李長安帶著王縉離開了長安,又回到荊州,而后直奔刺史府。
刺史就有自己的宅院了,就在州衙內,前院處理政務,右后方就是刺史府。李長安一路走來,發現刺史府的確比張九齡先前住的那個小院大多了,一路走來,奴仆屬官遇到了許多。
轉進了書房,張九齡正在伏案處理政務。
“老師,我又給你找了一個學生。”李長安對著張九齡笑了笑。
張九齡抬起頭,看到了有些緊張袖手站在一側的王縉,他無奈看了李長安一眼“也是今歲科舉”
“老師果然料事如神。”李長安小小拍了個馬屁,“這是王維之弟,王縉。”
張九齡詫異道“摩詰之弟摩詰之才不在老夫之下,他的兄弟考一個科舉應當不成問題吧。”
他不是狀元,王維是狀元,單論才學,王維年紀雖輕,卻是出了名的少年天才,未必不如他。
李長安笑了笑,對著張九齡眨眨眼“是想讓他跟隨老師學一學治理地方的本事。”
張九齡頓時明白了李長安的意思。
她也不擔心王縉會考不上進士,讓王縉跟著他學習的不是科舉的學問,而是治理地方的本事,這是為王縉日后外放做打算的。
“讓他跟著你吧。”張九齡想了想道。
他對著王縉指了指李長安,笑道“若是只論治理地方的本事,老夫也未必比得上她。”
張九齡在見過李長安治理寧村之后,已經升起了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感慨。
李長安也不客氣,既然張九齡都覺得她做的好,那她就親自帶著王縉以鍛煉他為由指使他干活。
規培生,就是要了往死
里用嘛。
“你看此村如何”李長安帶著王縉在寧村轉了兩圈。
沿途遇到的男女無論是黃發老人還是垂髫小兒見到李長安后都十分尊敬的向她打招呼,看的王縉眼中神采漣漣。
aaaadquo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怡然自得,乃是人間桃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王縉稱贊道。
他已經從旁人口中得知了這個村子是李長安實際上治理出來的,親眼見過村子的繁榮之后,王縉更是對李長安佩服的五體投地。
先前張九齡讓他跟著李長安學習治理地方時,王縉心中是憂慮的,跟著公主學理政這能行嗎
親眼見到寧村的繁榮和百姓對李長安的尊敬后,王縉才明白,原來張九齡那句“老夫未必比得上她”并不是自謙之語。
李長安鄙夷地瞪了王縉一眼“黃發垂髫,怡然自得,這是好事兒嗎”
這還不是好事嗎陶淵明文中的大治之世也就這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