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娘說得不錯,此人的確有狀元之才。
那為何答卷這樣好,卻連殿試都進不了呢
“傳韋陟。”李龍基冷冷地吩咐。
韋陟面色蒼白被帶到了勤政樓,一進殿就跪了下來。
“臣見過圣人。”
李隆基居高臨下,打量著韋陟,語氣意味不明“韋郎中眼界甚高啊。”
韋陟身體抖了抖,心里已經把崔惠童罵了八百遍。
“臣萬死。”
“萬死”李隆基譏笑一聲,“說吧,是誰讓你把沈初之名劃去了。”
李隆基如今在意的已經不是沈初了。
他更在意的是這背后的博弈。
比如,太子是不是想要打壓誰立威
韋陟抖了抖,不敢隱瞞,連忙將崔惠童找他之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
“崔愛卿。”李隆基冷笑一聲,卻沒有再說什么。
轉而冷眼看著韋陟“科舉乃是為朝選才,你因一己私利而損害大唐之利,徇私舞弊,那這個禮部侍郎你也不用當了。”
至于到底是借題發揮,還是輕描淡寫揭過去,還要等著他再查一查太子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不過無論如何,李隆基心里都被扎進了一根刺。
朕還沒死,你一個太子就敢插手拉攏朝廷未來官員,士子不依附你,你就要弄他,真是好大的威風。
韋陟面如死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為官二十載,好不容易爬到了禮部侍郎的位置,竟然就這么沒了
“傳朕命令,崔惠童公報私仇,奪了他的銀青光祿大夫位。”李隆基這一遷怒,就有人要倒霉。
等到殿內安靜下來后,李隆基才揉揉眉心,“高力士,讓你手下的人查一查太子與此事的關系。”
第二日,韋陟被貶官三品,崔惠童被奪銀青光祿大夫位的消息頓時引起了一片嘩然。
太子李嶼下朝后急匆匆派人去打探消息。
最后得知此事背后竟然只是崔惠童意氣之爭時李嶼都被氣笑了。
“真是蠢貨啊。”李嶼恨得咬牙切齒,“他也不想想那個沈初有膽子拒絕他是因為什么嗎”
“我不是說過嗎,遇到事情先來告訴我”李嶼在堂中踱步,面上表情變幻。
真是天降橫禍,他本來想著借著這次科舉籠絡一些新人,可現在不但新人沒有籠絡著,韋陟還丟了官位,他在朝中的勢力本就不大,如今還折了一個高官
李嶼都是能猜到他那個蠢妹夫的想法。博陵崔氏,目中無人不是一日兩日了,根本沒覺得得罪一個小舉子能是什么大事。
“一群混賬。”李嶼深吸兩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最要緊的是怎么把自己摘出去。
畢竟這事他是真從頭到尾一無所知。他又不是閑得蛋疼,放著李林甫不去對付,腦子抽了才會想著對付一個正當寵的公主。
現在最要緊的事情是先給壽安公主解釋清楚,自己并不是有意欺負她要是晚一點,壽安公主哭啼啼去找那老家伙告狀,李嶼都能想象得到自己會有多慘了。
“來人備馬,我要親自去”李嶼快走兩步,忽然又停住了腳步。
他沉思片刻,轉變了主意。
“來人,讓和政郡主來見我。”
小女兒之間的事情,他插手反而不妙,讓她們這些小女郎去說清楚反而更合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