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昨夜吐蕃刺客潛入大理寺北獄,王忠嗣被刺身受重傷。”
李隆基正在任由婢女給他梳理頭發,高力士快步走到他身邊,低聲稟告。
李隆基詫異“吐蕃刺客”
“的確是吐蕃人。”高力士恭敬道。
李隆基沉下了臉“王忠嗣情況如何”
“性命無憂,只是腿保不住了太醫令說恐怕日后走路都要攙著拐杖,再不能騎馬了。”高力士語氣帶著些許唏噓。
他是冼夫人后人,也算將門之后,只是父輩犯了錯方才被貶為奴,做了宦官。
將軍斷腿,總歸是讓人覺得可惜。
李隆基一愣,沉默了許久。
這段時間他承受朝野上下的壓力也很大,昨日哥舒翰還請求要以爵位換取王忠嗣的性命,再加上其他幾鎮節度使也都上表求情。李隆基本來已經有些承受不住壓力,想著暫且將王忠嗣貶到偏遠地方,等過一年半載風波過去再行處置。
沒想到吐蕃這一行刺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將軍怎么能是個瘸子呢。
一個現成的讓他能收回王忠嗣手中兵權的理由,還不用讓他背負迫害忠良的罵名。
一時間李隆基想到的第一感受竟然不是吐蕃人在大唐都城長安城大理寺內行刺是多么讓大唐丟臉,而是王忠嗣這個扎的他心里難受的刺終于被拔出去的快感。
“既然如此告訴右相,王忠嗣交構東宮、忤逆圣旨,朕念在他多年來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份上便寬恕他大罪,讓右相尋一個遠離兵權的清閑職位給王忠嗣養老吧。”李隆基淡淡道。
高力士彎了彎腰,恭敬道“陛下,右相近日受了風寒,在府中養病。”
李隆基皺了皺眉,道“那就讓左相去做此事吧。”
看來李林甫也是年紀大了,這兩年身體越發不好了。
手底下沒有得力的臣子,也讓李隆基覺得有些頭疼。
隨著年紀越發大了,李隆基更加重視修道養生,并不太愛管朝堂之事,只有涉及太子與謀逆之事李隆基才愿意管一管,其余事情李隆基都已經扔給了下面的臣子。
他得養生修道,方能活得長長久久,政務太耗費心血,只恐會折損他的壽元。
倘若李林甫當真年老體弱不得用了,他也得再找一個新人替他干活。
只是想再找一個像李林甫這么好用的臣子也不是件容易事。
“還有一事,吐蕃刺客從大理寺離開后逃竄到了大理寺丞吉溫府中尋求庇佑,金吾衛前去抓捕,吐蕃刺客自刎,臨死前還高呼讓吉溫不要忘了約定,金吾衛中有能聽得懂吐蕃語之人,恰好聽見了他們密謀。”高力士又道。
李隆基想了片刻才從記憶中找出吉溫是誰。
原本他還以為吐蕃刺客是假扮胡商方才混入了長安,畢竟長安居住著數萬胡人,吐蕃人想要混進來也不難。
至于為何要行刺王忠嗣原因就更好猜到了。王忠嗣數年來領導大唐軍隊對吐蕃發動過數次戰爭,說一句血海深仇也不為過,如今王忠嗣失勢,吐蕃人想要趁機報仇再正常不過。
反正刺客潛入的是大理寺又不是皇宮,大理寺和皇宮的防守力量也是云泥之別,威脅不到自己的安危,李隆基本來都沒想再往下查。
沒想到竟然還有牽扯的朝中官員。
李隆基抬手按了按額角,覺得朝中煩心事實在太多,讓他厭倦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