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了三個孩子,就養大了這一個,縱然是個丫頭,可也是她的心頭肉。
甚至她還有比陳熊更大的野心,她不止想把自己女兒送進學堂,還想給自己家換新房子。
只要十個人。
“得快些,咱們村里面和那邊沾親帶故的人可不少哩,莫讓旁人搶了先。”陳熊悶聲道,他心里也琢磨著自家還有一個叔父十幾年前搬到了東邊。
好些年沒聯系了,不知道是不是還住在那邊,明天得打聽打聽。
這一夜,夫妻二人躺在吱呀叫的木床上,都沒有合眼,睜著眼看著破破爛爛的屋子,聽著女兒磨牙的聲音,身上被灌進來的冷風吹的瑟瑟發抖,唯一的那件羊皮襖子裹在女兒身上腦中想的是新房子,大片的土地和暖和的羊毛被子。
第二日晌午,孫三娘便告假半日,提了兩斤粟到了小溪村。
拉人很順利。
小溪村這兒也已經聽說了勝州那邊新開了許多家工廠,招人,甚至孫三娘也不是第一個來拉人的女兒。
孫三娘沒用幾句話就把她兄長家的兩個兒子,大姊家的一個女兒領了回來。
臨走前還招呼了自己年幼時候的小姐妹一家子,帶走了她的一兒一女,湊足了五個人。
“王娘子,這些都是我娘家的侄子侄女,勞煩您安頓了。”孫三娘把人帶給了紡織廠的管事。
王娘子笑的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好好,咱們都是一家人,我肯定把咱們自家的孩子安排好。”
她接收新工人,自己也能拿提成哩
王娘子把這些戰戰兢兢仿佛鵪鶉一樣的小溪村人帶到了安置點,交給了安置點的管事。
安置點的管事二話不說,先每人發了一碗里面帶著幾根肉絲的肉湯和一個黃饃饃。
“吃飽了再干活。”管事知曉什么東西能最快安撫好這些背井離鄉的百姓。
果不其然,肉湯一下肚就有人開始叫了。
“真是肉湯啊,還有油水呢”
“饃饃真香啊”
管事輕車熟路“只要跟著我家壽安公主好好干活,饅頭會有的,白米飯會有的,肉也會有的”
第二日,陳大丫便懵懵懂懂入了學。
“好好跟著學堂里面的老師學習,要是不好好學,以后就沒飯吃。”孫三娘彎著腰叮囑著自己女兒。
陳大丫用力點點頭。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陳大丫這個年紀已經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了。
“等我讀好了書,就進壽安公主的工坊當管事,孝敬阿娘阿爺”陳大丫咬牙道。
孫三娘疼愛地摸了摸她的頭,“你好好讀書,阿娘好好干活,大丫下次回家說不準就能看到咱家的新房子了。”
目送著女兒進了學堂,孫三娘才拭了拭眼角的淚水。
不管怎么樣,她的女兒總算是走上了比她好多了的一條路。
多虧壽安公主的大恩大德她一家人才能吃飽飯,她的女兒才能讀上書啊。
孫三娘攥緊了拳頭,心中有一個主意拉人過來似乎比日復一日干活賺錢要快多了。
她得再往東邊那幾個村子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