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見素悄悄和李長安對了一眼,有垂下眼皮恭敬詢問“軍中不可一日無將,臣斗膽請示陛下該派何人代替鮮于仲通”
李隆基沉默了片刻。
大唐重視西北,輕視南方,精兵猛將都在西北,要不然他也不會讓楊國忠暫代劍南節度使,就因為這個位置不重要,所以他才隨意加給了楊國忠。
本來一個小小南詔叛亂他也從未放在眼中過,誰知道竟然拖了這么久。
派誰去呢李隆基有些犯難,大唐將領本就不算多,要不然也不會讓安祿山一人兼任數鎮節度使了,北方的契丹回紇和西邊的吐蕃也是強敵,不能動西北的將領。
“兒臣想要請戰。”
一道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李隆基的思考,李隆基視線跟著落在了站出來的李長安身上,凝固住了。
“你”
李長安道“兒臣是大唐公主,自當保衛大唐。”
李隆基不愿意李長安再掌握兵權了。
可他一時間卻也沒想出來有什么
“陛下不可”
沒等到李隆基先找出來什么理由,其他人先跳出來了。
是往日在朝堂上如透明人一般的左相李適之,他今日竟然開口了。
“陛下,壽安公主乃是我李唐的公主,豈能一直待在不毛之地何況壽安公主年紀也大了,常年待在外面,和咱們宗室中的老臣都不熟悉,如今也到了該選駙馬的年紀”李適之絮絮叨叨道。
李隆基額頭青筋挑了挑,不提便吧,李適之這么一提李隆基又想起來下面人稟告的這段時間李長安的行事了。
整日結交大臣。
可偏偏李適之除了是左相之外也還是李唐宗室之人,算是李隆基的堂弟,他出于長輩的意思這么關心李長安,李隆基也找不出來毛病。
“壽安你覺得呢”李隆基忽然詢問李長安。
李長安看著李隆基笑了笑“兒臣也挺愿意留在長安,諸位叔伯對兒臣都很好,其他大臣也對兒臣十分友善。”
李隆基低頭打量著李長安,似乎在想這個女兒當真是天真無邪還是故意把結交大臣掛在嘴邊上。
他老了,他的臣子中有一些還沒老,他們想尋找更年輕的靠山。
“楊相,你認為呢”李隆基表情變幻。
楊國忠腦中閃過楊玉環的那番話,又想到把李長安扔到劍南去平亂,南詔叛亂就再和他沒關系了。
“臣認為,壽安公主戰功赫赫,有公主擔任主將,不日就能平定南詔叛亂。”楊國忠終于還是開口了。
“公主已經去過朔方了,再去劍南也輕車熟路。”
是啊,李長安已經結交完了邊將,再把她拘在長安也不能阻礙朔方將領和她親近,反倒是會讓原本和她不熟悉的朝中大臣有機會與她交好。
李隆基衡量著得失,最終覺得政變都得在長安城發生,既然已經沒辦法把李長安關在十王宅里軟禁了,那倒不如退一步把她扔的離長安城越遠越好。
劍南那個地方又沒有精兵,縱然日后她真要作亂自己也能調動北邊的軍隊防備她。
“那年后,壽安便去劍南赴任吧。楊國忠被鮮于仲通蒙蔽瞞報軍情,奪劍南節度使一職,壽安公主收服回紇一部,加劍南節度使。”李隆基沉聲做出了決斷。
并且下定決心只要他在長安城一日,就不會讓李長安再回到長安有政變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