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我的將令,把鮮于仲通身上的職位全部罷免,把他捆了壓入牢獄。”李長安面上帶著幾分怒氣。
趙國珍聞言面上便露出了喜色,喜氣洋洋派人去把鮮于仲通壓入牢中了。
他早就看鮮于仲通不順眼了,仗著朝中有靠山就胡亂指揮。
“至于本將為何只帶了這么一點軍隊。”李長安知道自己初來乍到,在劍南也沒有舊識,要想迅速掌握軍隊就要先和劍南軍如今的高層將領先通好氣。
將帥一心,戰方能勝。
“中原百姓不知瘴氣毒蟲,甚至對有毒的花草都知之甚少,何必再讓他們到南詔送死。”
李長安頓了頓:“至于兵少……我問趙將軍,趙將軍也莫要瞞著我,閣羅鳳為何要反?”
“此戰,當真有非要大唐與南詔兩軍相交,打的血流成河,橫尸數萬的必要嗎?”
李長安目光銳利,直直看著趙國珍。
上兵伐謀,其下攻城。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南詔之地多瘴氣毒蟲,根本不適合大軍團作戰,史上大唐多次攻打南詔,都是因瘴氣瘟疫而未戰先輸,死傷無數。
要是南詔主動生出謀逆之心,敢無緣無故入侵大唐疆域,那自然避無可避,唯死戰而已。
但是南詔又不是吐蕃,南詔一共就丁點大的地方,全部南詔人加起來也就幾十萬人,還沒有長安城人多,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也優越,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不像北方游牧民族那樣吃不飽飯只能南下搶劫。
總不能是南詔吃飽了撐的,閑著沒事非要以卵擊石,來撞一撞如今雖然內里已經腐朽不堪,但是表面上還強大無比的大唐吧?
李長安知道一些這場戰爭的起因,她在下決心要到劍南來的時候就派人到劍南等地收集情報了,如今她擺出一副要和趙國珍詳談的模樣,也不過是接著這個機會交流信息,達成一致罷了。
她不會在這里久留,劍南的重要性也遠遠比不上朔方,她的目的只是盡快平定南詔叛亂,省得安祿山起兵時候不但要解決內憂還要再惦記外患。
大唐東邊、東南都沿海,沒有外患,北邊挨著回紇和契丹,有蘇嫻坐鎮也不會生事,西邊是吐蕃,西南就是南詔。
吐蕃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吐蕃和大唐勢均力敵,不是三兩年能夠解決的敵人。
可南詔得先平定,一來保證西南安穩,二來也能牽制吐蕃。南詔北臨吐蕃,東近大唐,要么歸順大唐,要么親近吐蕃。
趙國珍聽到李長安的詢問,長嘆一口氣,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詳細講給了李長安。
南詔其實一直都挺老實,這次其實是大唐不占理。
云南太守張虔陀、劍南節度副使鮮于仲通對待南詔王太不客氣。按照慣例,南詔王要經常拜謁都督,這也是為了防止南詔王有異心。
結果這一任云南太守張虔陀人品敗壞,看著南詔王妃美貌就調戲南詔王閣羅鳳的妻子,還多次向閣羅鳳索取財物,閣羅鳳受不了這個氣,然后張虔陀就狀告朝廷說南詔王要謀逆。
然后閣羅鳳就真反了,發兵反攻云南,直接殺了張虔陀。
鮮于仲通一開始不把南詔當回事,以為隨便派兵就能平定叛亂,閣羅鳳一開始求和還被他拒絕了,結果兩軍相交,鮮于仲通反過來被閣羅鳳打得灰溜溜逃跑了,唐軍大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