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能強行將閣羅鳳請來呢?”李長安輕飄飄道。
李長安拿出一張地圖,指尖停在了太和城的位置。
“山地深林多,不便于大軍攻城,卻方便小股精銳突襲,太和城緊鄰山脈,山脈足以遮掩數千精銳軍隊的行蹤。”
李長安條理清楚:“南詔已經將所有精銳部隊都抽調到了邊境與唐軍對峙,國內空虛,而且南詔統一六詔還沒多少年,還沒來及建成防衛堅實的都城,太和城雖名為國都,實則只和大唐的尋常縣城差不多大。”
唐初烏蠻還過著用牛羊皮制衣,連紡織都不會的原始生活,后來大唐文化技術傳過來才好一些,一直到開元二十五年閣羅鳳的父親才在唐朝的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如今建國才十幾年,都城建造也才十幾年,大唐境內許多縣城都有數百年歷史,城墻都比太和城高。
“趙將軍帶兵往前壓,迫使南詔把所有兵力都抽調到劍南邊關。我從劍南軍中抽調三千精兵,走山路繞到南詔軍后方,直搗太和城,把南詔王請到我軍之中商量歸降之事。”
趙國珍瞠目結舌,震驚看向李長安。
“趙將軍認為有何不妥?”李長安貼心詢問,這個速戰速決的作戰思路是李長安一路上深思熟慮想出來的法子,也和手下幾個將領商量過,只是她手下最能征善戰的將領都被她留在了北方,如今身邊只有一個后來她寫信向王忠嗣討要的蕭臨光能商量一下。
到底適不適合對付南詔,還得和劍南黔中本地的將領商量之后才能確定。
她可是以父為鑒,認真吸取李隆基不懂形式還非要瞎指揮以至于江山都丟了大半的教訓!
不能經驗主義,南北形式不同,她雖然在北方打了幾次仗,但是不能驕傲自滿,還得多聽老將言啊。
趙國珍猶豫了一下:“公主,這似乎有些不妥啊。”
一上來就擒賊先擒王,這么刺激嗎?
咱們不應該按照步驟,先先辦法止住敗勢,而后再從本地百姓中招募熟悉本地水土的人組成大軍,而后訓練軍隊,慢慢往回打嗎?
“還請趙將軍明說有何處不妥。”李長安十分虛心。
趙國珍委婉道:“您親自帶著三千精銳去太和城抓南詔王,是否有些大材小用?”
這也太激進了吧!
李長安恍然大悟,她猶豫了一下:“將軍倘若想要我帶兵從后方里應外合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先前以為此戰不是必打之戰,想著避免損失……不過既然將軍覺得有必要打一仗揚我大唐威嚴,那咱們就改一改戰略。”
“我直接拿下后方空虛的太和城,把他們王公貴族一網打盡,與將軍里應外合。”李長安眼中神采飛揚,覺得這個主意也不錯。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啊,她先前怎么就沒想到這個主意呢。
去都去了,干脆把王公貴族全抓了,讓他們去敲城門讓南詔軍隊投降多好。
李長安佩服看著趙國珍,這是超越了好幾個朝代的智慧,明堡宗前有古人啊。
趙國珍沉默片刻,轉移了話題:“屬下覺得您去了以后就把南詔王抓了就走挺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