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在山林中同吃同住,一起撒藥粉驅趕毒蟲,一起煮沸泉水,一起被蚊子咬……她身后的這些士卒是她患難與共過的袍澤。
城門處的南詔士卒剛反應過來,甚至沒來得及質問這些人是敵是友,便被沖開了,他們甚至只看到了一片烏黑色的云。
快要入夜了,街上沒有多少人,李長安也無意傷人,她目標明確按照腦中的路線往南詔王府沖鋒。
“鳳伽異,吐蕃那邊的使者你安置好了嗎?”閣羅鳳愁眉苦臉。
這些日子和大唐焦灼的戰爭讓他憂愁極了,他已經看出了大唐是打算依靠國力和南詔耗了。可大唐地大物博,國力強盛,南詔如何耗得過大唐呢?
偏偏屋漏還逢連夜雨,吐蕃那邊又派來了使臣說吐蕃愿意和南詔結為兄弟之國。
吐蕃是能和大唐相抗衡的強大國家。
但是閣羅鳳打心底里不太愿意和吐蕃結盟,一來他自小就學習中原文化,非圣賢書不讀,對大唐有著更強的文化認同;一來吐蕃和南詔接壤,時常派人劫掠南詔,閣羅鳳對強盜自然不會有什么好印象……
就在閣羅鳳對著兒子大吐苦水的時候,外面忽然傳來陣陣刀兵之聲。
“王,唐軍已經打入王宮了!”一個侍衛破門而入,面色慌張。
閣羅鳳驚駭站起身:“什么!”
昨日傳來的消息唐軍分明還在黎州和自家軍隊對峙啊,怎么現在就打入了王宮?
忽然,閣羅鳳想起了自己曾看過的幾本大唐兵法,面色青白。
他終于想起來了東突厥是如何滅亡的。
“先走。”閣羅鳳當即立斷,他和他的兒子都在這兒,倘若他們父子都被唐人殺死,那么南詔就真完了。
“南昭王就這么著急走嗎?”
一道略帶些沙啞的聲音從殿外響起。
閣羅鳳猛然抬頭,幾個身穿皮甲的唐軍已經邁入了殿內,為首者是一個手持長槍的女子,她的槍頭上還在往下滴血。
“壽安公主李長安,特意來請南詔王過府一敘。”李長安抬起長槍,槍頭停在閣羅鳳喉嚨前三寸處。
不過半刻鐘,像具尸體一樣被擱在馬上的閣羅鳳請出了太和城,同行者還有他的兒子和留在王宮中的幾個重臣。
只是南詔小國沒見過世面,一個個知道被公主親自上門邀請竟然都樂暈了過去,多虧壽安公主不辭辛勞特意安排了人把他們都放在馬上帶走。
回去的路上便沒有那么多忌憚了,哪條路快就走哪條路,日夜兼程先遠離太和城,中間再隨意找個地方睡一覺。
“唉。”李長安騎在馬上忽然嘆了口氣。
覺得自己沒撈著打探情報功勞的趙國珍立刻湊了上來:“公主有何憂愁,臣愿為公主分憂。”
李長安感慨:“要是我的幾位好友能與我同行就好了,我有幾位好友善寫詩賦,必定能將我的微末功勞寫入詩中。”
少數族群出身、打仗不錯但是真搞不懂詩賦的趙國珍默不作聲悄悄驅馬遠離了李長安。
……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杜甫牽著一匹瘦馬,走在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