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李長安一行人便就近找了個鎮子住在驛館,能夠有驛館,這個鎮子原先應當是一個繁榮的大鎮子,如今也人丁凋零了,偌大驛館之中只有寥寥幾個老吏守著。
這里離石壕村很近了。
李長安驟然想著,不禁邁出了房門,打算去看看她押解的那一隊降兵,原本她只是打算帶著親兵直奔洛陽。可鬼使神差,李長安在鄴城臨出發之前忽然就想起了杜甫,就干脆領了個差事,順路把石壕村戶籍的士卒送回原籍。
“李二十九娘?”
一道驚喜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李長安側頭去看,看到了一個風塵仆仆,身穿破舊麻衣的中年男人,許是因為天冷,男人脖子上還裹著麻布擋風,遮擋住了下半張臉,一時之間李長安竟然沒有認出來這是她的哪位故舊。
走近了李長安才認出來來人的身份。
左右親兵欲擋住這個來歷不明的男人,李長安抬手攔住了他們,臉上浮現出了笑意:“杜子美!”
來人竟然是杜甫,杜子美。
杜甫疲憊的臉上也浮現出笑容:“我方才離遠了還不敢認人,沒想到真是故人。”
他鄉遇故知的喜悅沖入杜甫心中,杜甫快走兩步就想要上前牽住李長安的手敘舊,走進了看到護在李長安左右兩邊的親兵,杜甫才想起來自己面前的人已經不僅是李二十九娘了。
他面上笑容怔了一下,下一刻便換上了鄭重,抬袖便要長揖:“臣杜甫拜見壽……”
李長安上前兩步緊緊扶住杜甫欲要彎下的腰,帶著薄薄繭子的手扣在杜甫肩膀上牢牢把他已經彎下的腰給按了回去。
“李二十九和杜子美之間何須如此客氣?”李長安佯裝生氣,“士別三日,難道子美就不拿我當朋友了嗎?”
聞言杜甫耳尖唰一下就紅了,他一向掩蓋不住自己的情緒,當下臉上便露出了感動之色。
杜甫是來投奔李長安的。
長安城一別后,杜甫依然住在長安城嘗試求官,只是他的精力漸漸從一心求官轉移到了和百姓共情上,尤其是后來楊國忠一手遮天,朝堂一片黑暗,長安城內也漸漸民不聊生之后。
杜甫的注意力漸漸從他自己的志向轉移到了百姓的苦難身上,他的詩風開始轉變。
直到安祿山謀逆的消息傳到了長安城。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長安城被攻破之前,看在主君和杜甫交好的面子上,李長安留在長安城中的人手也給杜甫傳遞了消息。只是杜甫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沒能及時撤出長安城,于是就被叛軍俘虜了,只是他雖然略有薄名,但是官位不高,看守不算嚴格,就被杜甫尋到了機會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