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扯扯嘴,看向李長安。
“我被你算計了。”
從李長安帶兵沖入院內的瞬間,史思明就知道自己上了當,一番忙碌,給李長安做了嫁衣。
事到如今,哥舒翰和王忠嗣到底是真沒能力還是佯裝退兵對他而言都已經沒有意義了。
盡管他依然想不清楚為何四天前還在鄴城領兵支援常山郡的壽安公主為何會忽然出現在大明宮內。也不明白為何當初阻攔了他們那么久,要不是李隆基臨陣斬將讓他們抓住了空子,他們也打不下來的潼關為何一夜之間就破了,快的甚至他們連潼關城破的消息也不知道……等等。
史思明抬起頭,望著李長安,腦中電光火石般冒出來一個猜測,他聲音沙啞:“薛嵩叛了。”
只有守城大將投敵,潼關才會淪陷得這么快。
從范陽打到長安的這一路上各地郡守望風而降,要不是大唐臣子投降得快,范陽軍也不可能勢如破竹一個月就打到了洛陽城下。
只有守城將領叛敵,李長安才能如鬼魅般忽然出現在長安城中。
李長安沒有否認,只是淡淡一笑:“何來背叛一說呢。”
“原來如此。”盡管李長安沒有細說,可史思明也已經猜到了恐怕薛嵩一開始就是李長安的人。
安祿山造反之前,李隆基身邊也有范陽的奸細,甚至就連宦官也有安祿山的人。朝中每每有什么動靜,安祿山總會提前一步得知消息做出應對,討好李隆基,要不然李隆基也不會一直對安祿山深信不疑了。
他們能在李隆基身邊安插奸細,李長安自然也能在他們身邊安插奸細。
唯一有些出乎史思明意料的是這個奸細竟然是薛嵩,能被安祿山派去鎮守潼關,足以看出安祿山對薛嵩的信任了,薛嵩從開始投軍開始就在安祿山麾下,從安祿山連兵馬使都不是的時候就跟著安祿山了,沒想到他竟然是奸細。
薛嵩跟了安祿山十五年,壽安公主是什么時候策反的他?史思明想不明白,可無論他能不能想明白,到了這個地步也已經都沒用了。
院門再次被推開了,一隊將士壓著一群瑟瑟發抖的俘虜走了進來。
“公主,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幾個兒子在此,只是末將沒有找到史思明的幼子。”
史思明卻不看自己被抓起來的長子,反而怒形于色盯著押解俘虜的將領。
“武、令、珣。”史思明幾乎是咬著牙根吐出了這個名字。
他雙目赤紅:“你背叛了我!”
薛嵩背叛,史思明固然覺得薛嵩毀了自己的大計憤怒,可說到底薛嵩是安祿山的臣子,史思明也只是哀嘆自己時運不濟。可武令珣,這是他的黨羽,武令珣能坐上京都尹的位置,史思明也沒少出力。
難怪長安城這么容易就破了,原來是有內賊大開城門迎接敵人。
武令珣連看都不看史思明一眼:“我姓武,自然會站在我家女身后。”
武令珣,武家子,論起輩分,還要喚武惠妃一句堂姐。李長安認為武惠妃是她的阿娘,那武家自然也就是她的母家。
片刻間,史思明又看到了站在武令珣身后的李岫。
他再也忍不住一口血吐了出來,面色慘白:“……你竟然也是她的人。”
上一刻他還嘲笑安祿山識人不清,下一刻卻發現自己身邊也都是奸細。
到底還有多少內鬼啊?
史思明絕望了。
慫恿他奪權的人是李岫,第一個來投靠他表示愿意奉他為主的將領是武令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