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傳位圣旨很快就被李長安派人昭告天下了,整個太守府一片喜氣洋洋。
就連高力士也在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氣。
他是對李隆基忠誠,可就算有著八百層濾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高力士也覺得自家陛下已經不適合做皇帝了。老老實實當太上皇就挺好的,對天下對百姓對自己都好。
整個迎接太上皇回京的隊伍之中,只有太上皇本人一人不高興。
李隆基把自己關在院子兩日沒有出來,直到啟程這日,他才沉默著第一次踏出了院子。
看著帝王儀仗,李隆基輕輕嘆了一口氣,認命由高力士攙扶著上了帝王車架之后的那一架太上皇車架。
經過兩天的調理,李隆基終于調理好了一些自己的心情。
調理不好也沒用,李長安不在意他。
起碼現在比逃難來蜀郡的時候舒服多了,李隆基坐在鋪滿軟墊的馬車上,自嘲一笑。
街道上滿是喧鬧聲,李隆基撩開車簾,看到街道兩側熙熙攘攘的百姓,李隆基招手呼喚騎馬跟在他馬車側的高力士。
“為何有如此多百姓聚集?”
高力士驅使馬靠近了馬車:“聽說是百姓仰慕陛下榮光,得知陛下要走,特意來此送行。”
李長安可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性格,她接手劍南道之后發展生產,蜀郡內有錦江,河運便利,方便發展工商業。蜀郡又有蜀錦出名,李長安在蜀郡錦江河畔建造了數個中大型紡織工坊,招聘了許多女工,又雇傭許多青壯一條龍挖土燒磚建廠,這一年來已經讓蜀郡百姓生活好了許多。
李長安的名聲在蜀郡也極好,聽聞李長安來了蜀郡,不少百姓都擠著要看新任陛下一面。說不準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恩人了,錯過了可就不一定有下次機會了。
李隆基失神片刻,過了片刻才想起來如今的陛下已經是李長安了。
“她倒是受百姓擁護。”李隆基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如今他和李長安已經沒有矛盾了,權力已經被李長安順利拿到了手中。本來他和李長安之間的矛盾就是李長安要權力,他不愿給權力,如今這個矛盾沒有了,他和李長安也就沒有了再為敵的必要。
沒有了權力糊住眼睛,李隆基也有了個人樣。
看到大唐在李長安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總比看到大唐一蹶不振好些。
離開蜀郡半日后,在一處小縣城驛站停下休息,李隆基也走下馬車松一松筋
骨,正欲要出院門,眼中卻驟然出現一道拄著拐杖的身影。
李隆基抬起的腳仿佛觸電般收了回來。
王忠嗣身為禁軍大將軍,有巡察六軍的職責。他趁著在此處休息的時機巡查各處,確保侍衛盡忠職守。如今正好巡查到太上皇處,王忠嗣一開始沒有注意到李隆基,他訓斥著被自己抓住偷懶磨滑的侍衛,斥責了幾l句,確保他們不敢在偷懶之后才轉身打算接著巡查下一個地方。
一回頭卻看到站在院門處用一種復雜
眼神盯著他看的李隆基。
李隆基看到王忠嗣,愣了一下,轉而強行在臉上扯出一個笑容,輕輕喚了一聲:“阿訓。”
二人上一次見面還是天寶二年,如今已經是天寶九載了,七年過去了。
王忠嗣以為他再見到李隆基時有許多話要告訴說,可真見了面,王忠嗣卻覺得他比想象中要平靜的多。
這時候應當開口說些什么?王忠嗣嘴唇動了動,卻覺得忽然無話可說。
還有什么好說的呢?物是人非,他有了自己的新主君,陛下對他極好,李隆基曾經能給他的兵權,李長安能給,李隆基不能給他的信任,李長安也能給。
甚至陛下更懂打仗,陛下從來不管將領怎么打仗。陛下總說專業的事情要讓專業的人去做,將領只要不故意濫殺無辜,派手下士卒送命,其他事情陛下一概放權。
陛下還說將軍打了勝仗,名聲由皇帝和將軍共享,那將軍打了敗仗。代價也自然該皇帝和將軍共同承擔,就算打了敗仗陛下也不會責備將領無能,只會說是她用人不明。
王忠嗣輕輕笑了笑,他已經有明君了,何必再糾結于過往呢。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