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琩打了個寒戰,下意識把李長安這句話替換成了“誰最適合當殺雞儆猴里的那只雞”,臉色頓時煞白,磕磕巴巴道:“應當是永王,他蠢笨,旁人一挑撥他就上當,先前還曾經多次去玄武殿找過父皇……”
死弟弟不死壽王,李琩賣兄弟賣的很熟練。
李長安也想起了這個史上掀起“永王之亂”,在安祿山史思明禍亂完北方又不識大體在南方造反禍亂南方,甚至還害得李白流放的蠢家伙。
就派這家伙去東瀛好了
。
第二日便是朝會,果然如李長安預料一般炸開了鍋。
那些被和親王公主一起打包排出去的駐國使節十之八九都是朝中大臣七拐八拐的親戚,本來這些世家大臣是想著趁機把自家親戚塞進朝堂之中,可現在圣旨一下,這些家中子弟別說朝堂了,在大唐都待不下去了,有一個算一個都被扔到了附屬小國里去。
還不如流放嶺南呢,嶺南都比那些小國離長安近。
偏偏這事又合乎規矩,駐國使是正經的五品官職,一入仕途就是五品官職這可是天大的恩賜了,畢竟就連每年的新科狀元授官也要從八品小官做起……可人都不在大唐了,要官職有什么用?
這些大臣也只能揪著感情哭訴。
“請陛下將我兒留在臣身邊吧,老臣如今已年過花甲,膝下只有一個兒子啊……”
“我那孩兒尚未成家,倘若在外有個三長兩短,老臣就絕后了啊。”
一群胡子花白的老頭哭得在朝堂中間跪著打哆嗦,老淚縱橫,各個看著都凄慘極了。
李長安氣定神閑坐在上首,看著這一堂老臣的笑話:“唉,諸位
卿家家中子弟都是為我大唐效力,是社稷有功之臣,諸位卿家該為他們高興才是啊,大好的日子何必哭喪著臉呢。”
臣子做錯了什么老臣替他贖罪啊,請陛下高抬貴手饒了臣子吧。√『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還有人砰砰給李長安磕頭,“臣就一個兒子,請陛下饒臣全家一命。”
這是仗著年紀大道德綁架李長安的。
李長安只是冷笑道:“王卿家只有一個兒子,難道朕不是只有嗯……只有四十幾個兄姐嗎?前往諸國幫助諸國處理內政,這是大唐國策,怎么,朕的兄姐們去得,你們的兒子去不得?”
感受到李長安掃視視線的群臣紛紛低頭不敢出聲。
“難道你們兒孫的命,比天子血脈還要貴重嗎?”李長安怒聲道。
群臣不敢再開口。
這正是讓他們道德綁架都站不住腳的地方,李唐皇室的人都去了,他們家的人怎么不能去?誰敢說自家孩子比親王公主更尊貴啊,人家皇室子孫不嫌棄偏遠落后,其他人誰敢嫌棄?
可理不是這個理啊。
誰不知道你們李唐皇室“看重”親情,兄弟姐妹死了都恨不得大擺三天流水席啊。就算陛下您這一堆兄姐都死在了外面,您也不會傷心啊。
可我們家孩子要是死在外面我們是真傷心欲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