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陰翳,暗中風起云涌。
這時候謝玉弓的“麒麟降世,帝星大盛”的預言,自欽天司大司命口中傳出,自寺廟和傳道的和尚口中,迅速傳揚得舉國皆知。
永州國出家人不擔口業之罪,安和帝發現“預言”不可遏止之時,已經無力回天。
他到這時候,終于意識到了這朝野之中的暗中推手是誰。
可是已經晚了。
謝玉弓初露頭角,已經是樹大根深,力可翻天。
安和帝恨不得將自己的肺子咳出來,每日拖著疲累的身體,面對朝臣們的施壓脅迫,終于明白了什么叫日薄西山。
而謝玉弓未曾如安和帝想的一樣,施壓讓皇帝退位。
按照白榆的話來說,還不到時候。
“我要終有一天,你變成民心所向,就如當初的太子一樣。”
“我們就算是做皇帝,也要名正言順,受萬人追捧。”白榆野心勃勃地看著謝玉弓。
謝玉弓低頭親吻她,恨不得對她撕開胸膛,讓她觸摸自己跳動的心臟。
每一下,都是為她。
除了白榆,恐怕無人能理解,“名正言順”這四個字,是他一生夢魘,也是他一生渴求
。
而隨著時間推移,安和帝在盛夏病情好轉些后,就開始著手反擊。
白榆不與他針鋒相對,只在某些事情上小小刺他一下。
朝堂上父子兩人依舊父慈子孝。
安和帝到了這步田地,還想讓謝玉弓去就封。
只不過他圣旨未下,朝臣先炸鍋了。
安和帝又被氣到吐血。
吐到了初秋,國之祭奠。
安和帝專門點了謝玉弓代天子祭祖。
并且要人算好了當天“雷雨驚天”,他要所有朝臣和百姓都看著,他謝玉弓面容有損,不受天恩。
這還是有些棘手的,畢竟古人都講究一個“順應天意”。
秋祭的時候全城的百姓都要圍觀車駕,夾道共祈明年的收成更上一層樓。
白榆可以讓謝玉弓不去祭祖,而且有很多種辦法。
祭祖之時他要在祭祀車上身穿禮服,手抱五谷,親自主持放祭天牲畜等事宜,游街受百姓朝拜。
全程他不能戴面具。
白榆有些焦頭爛額。
謝玉弓反倒勸解白榆,他的心態還不錯,原劇情他就是靠這張臉上位,他向來不服所謂天意。
但是白榆不舍得讓他像原劇情一樣受盡非議,被人稱為惡煞暴君。
不過白榆沒愁兩天,王姨娘春風滿面,一扭一扭地來找白榆獻“好物”。
白榆本不在意。
王姨娘卻說“哎呦娘也是心疼你,你知道心疼娘,許娘有新歡,自己卻只能對著恭王那張毀去的臉。”
“娘替你想了點辦法”
“吶,這是那個小公子給我找來護膚的,據說是北地某種動物的腹部腔膜制成,叫畫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