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穆尚未睡下,同樣聽到了外面宋瀾的話,其實他只見過宋瀾一次,還是靈水村的二百青壯佯裝戰死囚龍嶺時宋瀾特意去送了篇祭文,至今已有一年,若非宋瀾提到桃花溝,蕭穆都要想不起此人。
“開關”
蕭穆親自帶人來迎接宋瀾。
“老夫早就說過先生身懷大才,必有揚名天下之日,今日果然應驗了”
“您老過獎,您老才是虎伏深山、深藏不露啊”
一番寒暄之后,眾人在議事堂落座,宋瀾身后只站著一個宋知時,老爺子這邊坐了何連慶以及幾位衛城族老。
宋瀾先痛斥了竇國舅的種種奸臣之舉,聲明韓宗平起兵不是謀反,而是要替天行道、匡扶幼主。
蕭穆則感慨七縣遭遇的種種禍亂,表明蕭家也沒有謀反之意,只想護衛七縣百姓周全。
宋瀾趁機提議蕭家投靠韓總兵,韓總兵素來愛民,軍紀嚴明,攻下城池后始終與百姓秋毫無犯,蕭家投靠過來后,既能讓七縣百姓繼續安居樂業,也能繼續施展蕭家祖孫的將才。
蕭穆“我們祖孫才疏學淺,不求韓將軍重用,只要韓將軍答應我們三個條件,明日一早我便開關相迎。”
宋瀾“您老但說無妨。”
蕭穆“第一,韓將軍接管七縣后,須承認老夫做主發給七縣百姓的田產,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回,且將士們入境后不得踐踏道路兩側的田地秧苗。”
宋瀾“應該的,韓將軍也希望百姓們能安享太平。”
蕭穆“第二,七縣現有四萬余士兵,他們當初投軍是為戍衛故土,或許并無跟隨韓將軍南下的勇氣與大志,希望韓將軍接收七縣時能給他們去留的自由。”
宋瀾“將軍愛兵如子,定會答應。”
蕭穆點點頭,頓了一會兒,才慚愧道“這最后一條,老夫是為蕭家以及幾家姻親求的,雖然我們接管衛縣、七縣后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七縣百姓,可我們擅自分地分屋、擅用軍餉、銅鐵等公產,終歸還是觸犯了朝廷律法,故懇請韓將軍免罪我等,容我等做回良民、繼續耕地為生。”
宋瀾笑了“您老放心,你們幾家護民有功,將軍非但不會治罪你們,反而會委以重用。”
蕭穆謙遜道“將軍手下將才濟濟,我等不敢獻丑,只求將軍應下我這三條。”
宋瀾“好,你我這就擬下文書,我帶回去請將軍定奪。”
兩刻鐘后,宋瀾父子騎馬離開了金澗口。
宋知時問“父親,蕭老故意以退為進吧,我不信他真想回去種地。”
宋瀾“那是自然。”
宋知時“可他都七十出頭了,將軍會重用他嗎”
宋瀾“有的人年過七十,仍有打虎之勇,有的人年華正好,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宋知時聞言,想到了韓將軍的獨子韓保,下意識地點點頭。
宋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