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溪也不是很會包餃子。
她只會用現成的餃子皮,用現成調好的餡料,放上餡料后,把餃子皮往中間一擠。
一個不是太好看的餃子就包好了。
室友嘉嘉是北方人,她以前在群里分享過她們家里人包餃子的視頻,都是邊搟皮邊包,動作花樣也比這個好看得多。
沈應淮在旁邊陪著她。
他也動手包了幾個,他學著檀溪的樣子,蘸點水,往中間擠。
沈應淮這樣的人顯然從來沒有進廚房碰過這些。
他只是在檀溪叮叮當當搗鼓起來的時候,也忍不住想試試。
檀溪坐在桌邊,她想起小時候過年前。
他們家沒有包餃子的習慣,過年前的必備活動是大掃除和貼對聯,爸爸會熬粘稠的漿糊,用平短的刷子均勻的刷在大門上,他踩凳子去貼,她和媽媽在后面幫他盯著貼得正不正。
這畫面在她腦海中轉瞬即逝。
人總是在某些感覺相似的時候想起那些曾經相近的畫面。
“先包這些,應該夠了。”檀溪數了大概五十個。
他們吃一部分,剩下的等龍叔來也可以讓他帶一點去嘗嘗。
煮餃子的時候,檀溪站在一扇落地窗前,看對面房子的大門上,已經貼了窗花。
她開始真的感受到過年的氛圍。
餃子在滾燙的熱水中翻滾,圓鼓鼓的肚子破開了一兩個,檀溪看著餃子都浮起來,她又加了一遍冷水。
水再次燒開,她關火,用網勺把餃子撈出來。
她把煮好的餃子分了兩盤。
剛出鍋的餃子冒著騰騰的熱氣,檀溪找了一瓶醋,她問沈應淮,要不要蘸醋吃。
沈應淮禮貌的表示他可以試一試。
南方人都少吃餃子,也沒有那么會包餃子,更別說大多數時間待在國外的沈應淮。
他上一次吃餃子,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餃子餡料就是很普通的白菜豬肉餡,檀溪先咬了一口。
她愣住,然后誠實的對沈應淮說“希望您能原諒一下,我忘記放鹽了。”
餃子餡沒什么味道,要不是蘸了醋,就完全清湯寡水,檀溪也是第一次自己包,確實做的沒那么好。
沈應淮也夾了一個。
他蘸了醋之后,送進嘴里,很自然的咀嚼然后咽下,神色如常沒有半分異樣,吃完后他說“這能成為我以后對餃子的記憶。”
他是說,這能成為許多食物中有代表性的一樣,以后一提起餃子,想起來的是檀溪今天做的餃子的味道。
他這話沒有多解釋,但檀溪聽懂了。
她很喜歡聽沈應淮說話,簡單的語言也能讓人心里很舒服。
她低頭笑,又夾了一個餃子。
兩盤餃子就在這樣的氛圍里被吃完了。
下午檀溪出門了一趟,她說想去超市買點東西,就在附近,她自己能去。
沈應淮剛好有事,他接了個電話,示意檀溪注意安全。
檀溪回來的時候他還站在陽臺邊打電話。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通電話。
和他之前工作時打電話不一樣,他現在顯然很放松,連眉眼都是輕掃下來,少了那一份高位者的距離感。
“我和我哥已經回國了,您不記得了”
“是啊,去年跟您說回來,今年跟您說回來,您總不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