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面的李家人等得焦急。
直待禮畢,老人家轉過頭,終于開了口。
“祝大人,老夫在朝中并無一官半職,又是將死之人,本不該過問朝中之事。不料陛下竟英年早逝,先我而去,身后也不曾留下一兒半女。”
“老夫斗膽,想問祝大人一句。這天下,祝大人是自取之,還是在我李家人之中”
李家族長話還沒說完,底下人的眼睛都亮了。
包括但不限于
李鉞的遠房叔伯、同宗兄弟。
這可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啊,誰不想要
這可是他們一生之中、最接近這個位置的時刻,誰不想再往上邁一步
這時,祝青臣啞著嗓子開了口“族長久不問朝政,是誰告訴族長,李鉞與我沒有留下一兒半女的”
“這”李族長噎了一下。
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李鉞和祝青臣都是男的,怎么留下孩子
難不成
李族長不由地低下頭,掃了一眼祝青臣的肚子。
這不會吧
祝青臣道“陛下與我初成婚時,便已料到此事,在我二人的宗族之中,挑選孩童,養在宮中。”
“我與陛下擇定一個名叫李端的孩子,教養在身邊。這孩子如今六歲,聰明伶俐,勤奮好學。”
“陛下也曾幾次在朝會上提起,要立李端為太子。只是那時,朝臣們說,陛下與我年輕力壯,李端年紀尚幼,這才擱置下來。”
“如今陛下”祝青臣沉默片刻,始終不能把“駕崩”二字說出口,“自然是由李端即位,我為太傅輔佐之。”
此話一出,李家人都急了。
“這怎么行”
“李端年幼,稚嫩孩童,怎能擔起大任”
“祝大人,這可是朝廷大事,應當由朝廷眾臣商議,豈能由你一人做主”
祝青臣沒有力氣和他們計較,別過頭去,只是看著皇帝的棺槨“陛下與我相伴多年、心意相通,我之意便是陛下之意。此事已定,不容再議。”
李家人還想爭辯,祝青臣身邊的朝臣也正要上前,兩邊劍拔弩張。
李家族長頓了一下手中拐杖,怒斥道“好了陛下靈前,吵吵嚷嚷,成何體統還不退下”
眾人這才頷首稱是,默默后退。
李家族長上前,走到祝青臣身邊“鄉野之人,言行粗鄙,祝大人切勿見怪。”
祝青臣不為所動,只淡淡地應了一聲“嗯。”
“那李端小公子現在何處老夫總要看過再走。”
“端兒昨夜為陛下守靈,方才我讓他回去歇息。”
“既如此,也不好吵醒小公子”
族長言辭未盡。
祝青臣瞧了他一眼,心下了然“族長遠來致禮,怎好讓族長現在就走我命侍從收拾宮室,族長暫且住下吧。”
正中下懷,族長掩不住喜色“也只好如此了。祝大人少不經事,我也好幫忙操持陛下喪儀。”
祝青臣又從案前捻起三炷香,點燃之后,舉過頭頂,貼在額前,雙目微闔,輕聲道“有族長相助也好。族長且幫我留意,誰敢壞我夫君喪儀,我就要了誰的命。”
族長面色一訕,推說路上車馬勞頓,精疲力竭,便要離開。
待他走后,朝臣連忙上前,急急問道“君后,那李家族長顯然是沖著君后來的,不將他亂棍打走,還留他住在宮中,豈不養虎為患”
祝青臣高舉立香,閉了閉眼睛“天下初定,若是放他出去,由他四處撒播謠言,說我弄權,豈不是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