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以為留下便能成事,卻不料畫地為牢。陛下將宮中禁軍、宮外駐軍皆付與我,便由他在宮里鬧騰又如何左不過是打打嘴仗。謠言止于宮內,不動搖民心即可。”
朝臣神色稍緩,連連頷首“大人深謀遠慮。”
另一邊,李家人簇擁著族長,來到宮室安頓。
眾人俱是憤憤不平。
“族長方才怎么不讓我們跟祝青臣理論一番”
“就是,怎么就那樣退讓了倒顯得我們怕了他一般。”
“再不阻攔,只怕不是李端登基,而是他祝青臣登基了。”
“誒,不必著急。”族長微微抬手,在眾人的攙扶下,于案前主位坐好,“祝青臣牙尖嘴利,你們誰能與他理論”
“況且,陛下在時,對他信任非常,以至于二圣臨朝,如今朝中大權,一定還在他手里。縱使辯贏,又有何用”
“你們方才沒看見你們還沒動,底下文武百官,撩衣袖的撩衣袖,拔劍的拔劍。若是你們敢有所動作,不等祝青臣下令,這些人就先把你們給撕碎了。”
“難不成就此放棄”有人問,“這天下可是我們姓李的打下來的,如今陛下沒有后人,要傳自然是傳給我們李家。祝青臣如今將我們排除在外,簡直大逆不道。”
“陛下也是糊涂,祝青臣分桃斷袖之輩,如何能夠受之以權柄弄成現在這樣,真是”
“諸位不必擔憂,我有一計。”族長轉過頭,微微抬手,“把我馬車上的食盒拿來。”
眾人不解“都到了這個時候,您還想著給祝青臣送點心”
族長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
食盒被放在案上,打開一看,里面是幾碟點心。
族長捏起一塊“此乃鳳翔特產,名為百珍糕。陛下小時候愛吃,若是將它供奉在陛下靈前,陛下在天有靈,一定倍感欣慰。”
“啊”眾人遲疑,“您老糊涂了難不成還指望陛下復生”
“此乃我命人特制百珍糕,其中加了人參鹿茸,足足十味大補之藥,可給祝青臣服用。”
“您老要給祝青臣補身子”
“諸位有所不知,那祝青臣自幼體弱多病,只可溫補養身,不可用虎狼之藥。今日我觀他面如金紙、氣若游絲,只怕已是強弩之末。”
“這糕點對旁人來說是大補之物,對祝青臣便是大毒。猛藥激之,不死也要去半條命,到時他纏綿病榻,縱使有擎天架海、呼風喚雨之能,又如何施展”
“況且這糕點本無毒,就算祝青臣多疑,或是讓人先吃,或是派人查驗,也查不出什么。”
眾人面色一喜,對視一眼“妙計,族長真乃神人也。來日我族中新帝登基,必定要尊族長為太傅。”
族長微笑頷首,將食盒蓋上,吩咐侍從“送去給祝大人,就說是我特意帶來的,一份請他供奉在陛下靈前,另一份請他自便,聊慰思鄉之情。”
“是。”侍從雙手捧起食盒,朝封乾殿去。
封乾殿內。
祝青臣瞧了一眼食盒,待侍從離去,便吩咐身邊人“請太醫和試膳太監來看看。”
“是。”朝臣關切道,“君后也許久未進水米了,正巧太醫那邊煨著補湯,總是煨著也不是辦法,是不是讓他們順便帶過來,君后用一些”
“也好。”祝青臣頷首,繼續給皇帝燒紙錢。
不多時,太醫和試膳太監便到了。
祝青臣跪坐在軟墊上,端著一碗補湯,才喝了一口,便放下了“如何”
太醫與試膳太監商議之后,上前答話“回君后,糕點沒有問題。”
“嗯。”祝青臣頷首,“擺到供案上去。”
“是。”太監雙手捧著點心,恭敬上前。
經過祝青臣身邊時,祝青臣神色微動,脫口便道“等等。”
太監停下腳步“君后”
祝青臣抬起手,拿了一塊點心。
朝臣們見他肯吃東西,自然高興“此乃陛下與君后家鄉之物,若是君后喜歡,李族長還送來了一盤。”
祝青臣望著點心,微微出神“你們不清楚,這東西干巴巴的,并不好吃,只是鳳翔城祭祀祖先的時候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