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織夏終于第一次去了學校。
宣父宣母每天都親自接宣織夏上下學,他們能為宣織夏做到的事就絕不假手于人。
但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哪怕精力可以靠意志撐下去,可每天一共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仍是固定有限的,宣父宣母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孩子身上,就注定公司的事顧不了那么仔細。
宣父宣母各自的父母還在世時,還可以幫襯著他們,但兩邊的老人都去世后,雙方家族里再無其他直系血脈,剩下那些人都各有心思,自此暴露了出來。
其中有的人自認是出于好心,提醒宣父宣母還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公司事務上,免得內部心懷鬼胎的人蠢蠢欲動不安于室。
至于孩子,交給傭人、家庭醫生、家庭教師照顧管理,不放心的話就多安裝監控、多雇人互相監督,不見得就比親生父母在身邊過得差了。
還有的人笑里藏刀,感慨宣父宣母為人父母不容易,不如把公司權柄移交出去,他們坐在家里陪孩子、等著分紅入賬就行了。
有的人說話更加冷心冷肺,說宣織夏一看就養不大,養大了也活不長,回頭夭折、英年早逝,宣父宣母與其等著白發人送黑發人,不如趁著還能生再生一個健康的。
宣父宣母一概沒聽。
他們深思熟慮,互相商量過后,各自在公司里動了手。間歇著來,以保證至少其中一個人忙得騰不出手時,另一個人是能陪在宣織夏身邊的。
他們花了兩年時間,各自成立了完全歸屬他們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適當下放了一些權利,但同時也確保了公司話語權仍在他們手里,而且他們會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宣織夏長大。
少年時期,宣織夏也曾問過父母,為什么不再要一個孩子。
宣父宣母、兩邊家族的長輩和親屬都身體健康,所以從遺傳方面來說,宣織夏自出生起便格外羸弱,這個情況是很罕見的。如果宣父宣母再生一個孩子,那孩子健康的概率很大。
“傻夏夏,你當生孩子是吃飯喝水呢,可不容易了。爸爸媽媽有你一個孩子就夠了。”
你呀,不要多想,要是心疼爸爸媽媽呢,我們夏夏就好好長大,一直陪在爸爸媽媽身邊就好了。▁”
后來,宣織夏穩穩當當度過了十八歲的生日,邁入了成年之際,也考上了挺不錯的大學。
宣父宣母喜極而泣,此外也開始考慮宣織夏的未來。
宣織夏身體不好,將來肯定是不便像常人那樣工作的,哪怕是進自家公司,光是人際關系也得一堆煩心事,宣織夏很難清清靜靜地過日子。
其實家里有錢,宣織夏將
來什么也不用做都可以,但宣父宣母又擔心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會把人悶壞了,生活太過清靜,像是沒有盼頭。
雖然活著就很好了,但如果人生這一輩子從少到老都只有活著這一個盼頭,那活著又還有什么意思呢
本作者長爾鯊提醒您娃綜結束病美人就離婚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而且成年之后的宣織夏,身體素質相比之前,也多多少少更好了些,宣父宣母不想總把孩子當個瓷瓶。
可是又的確很擔心宣織夏受累受難。
所以,宣父宣母考慮過后,打算給宣織夏準備一間小而精的書屋。書屋里一半空間用來安靜休閑,一半空間擺放書架,供借閱和售賣。
賺不賺錢不重要,大不了就養著這間書屋,主要是有這么一個“工作”,宣父宣母希望借此讓宣織夏覺得,他也是有“事業”的人。
而且,書屋交到宣織夏手里后,以宣織夏的性格肯定是會負責的,到時候不時到店里坐一坐、看一看,既能讓他出門走走,也能讓他接觸一點人氣,不至于學業結束、離開校園后就完全遠離社會。
宣父宣母設想得很好,而且很快落實好了,書屋內人員聘用、各項規章流程,他們都給確定好了,打算正式經營書屋,直到宣織夏大四時再交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