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不是拍攝實驗類型的開創片,而是有成熟運作模式的商業恐怖電影。
所以,影片中的套路很符合老美對于恐怖片的一貫欣賞。
比如外在畸形的人,必定內在畸形。
比如對付殺人犯,逃不如殺,一定要在任何時機里用任何手段將其殺死。
看看傳統的美式恐怖片,片子的反派主角們長相都夠嚇死一頭牛的。
其實仔細分析的話,外貌畸形的連帶負作用幾乎都有心靈扭曲一項,沒事的話還是有多遠閃多遠。
面對這些殺人狂魔,但凡逃跑,后續的情節基本上都是在追殺中被一一擊破。
像那些奮起反擊的,反而能活下來。
這些都是套路。
或許,這片子唯一缺少的,就是**元素,大尺度的男女戲份少了一點。
影片結束的時候,掌聲非常熱烈的響了起來,似乎觀眾們對于影片還是比較滿意的。
羅南也專門跟吉爾莫-德爾-托羅握手:“做的不錯,一部恐怖片杰作。”
這樣一部片子,不說能有多高的盈利,但配合上適當的宣傳,總能帶來一定的利潤,然后讓續集源源不斷的拍攝下去。
掌聲響了足有兩分鐘,比起《諜影重重》的首映差遠了,但這終究只是一部恐怖片。
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之類的活動,羅南都沒有參加,直接離開酋長石劇院,返回了比弗利山莊。
首映現場,各種統計都在進行中,特別是對于現場觀眾的評論和評分。
大部分恐怖片愛好者,對于《致命彎道》的評價都不差。
“簡單易懂,引人入勝,血腥,怪異,突如其來的聲音加場景效果,這些都可以在這片中淋漓盡致的體現!”
“好片一部,值得一看!”
“非常精彩的公路畸形殺人魔的類型片,動作場面很優秀!”
“像是這種驚悚、血腥的片子我都很喜歡。”
“重口味,我喜歡!”
這種類型的片子,只要能討恐怖片影迷群體喜歡,基本上就算成功了。
路人觀眾很少會去看這種類型的恐怖片,畢竟這與《靈異第六感》之類的恐怖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這種片子就是殺戮和血腥,觀眾其實就是圖個過癮而已。
首映結束不過一個小時,來自emaScore的首映現場觀眾調查,就傳到了羅南這邊。
在對102名普通觀眾的抽樣調查中,《致命彎道》得到了平均為“B”的評分。
這些都是來自恐怖片愛好者們的直接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