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剛過,《致命彎道》的爛番茄口碑解禁,影評人評價不出預料的一塌糊涂,爛番茄標記為腐爛,新鮮度百分之四十三,影評人平均打分4.2分。
與此同時,IMDB也因為評分用戶數達到最低限額,解禁了相關評分,觀眾平均打分6.8分。
對于一部血漿虐殺類恐怖片,總的來說口碑還不錯。
這種類型的片子,口碑天然就低,哪怕是其中例如《電鋸驚魂》之類的神作,各種評分其實也不高。
媒體和影評人基本上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類恐怖片。
不管怎么說,《致命彎道》比起完全依靠炒作吸引人的《死亡之屋》的質量強太多了。
畢竟吉爾莫-德爾-托羅不是烏維-鮑爾那樣大名鼎鼎的爛片之王。
首映式之后,這部美式恐怖片開始在北美全面上映,2355家開畫影院,足以保證《致命彎道》在北美市場上的覆蓋率。
而影片別出心裁的首映式,也吸引了大批眼球,特別是媒體的報道,有效促進了影片的傳播。
《致命彎道》在北美上映首日,就拿下了735萬美元,表現出了良好的勢頭。
這也讓影院方覺得投入的銀幕資源物有所值。
到了周六第二日,《致命彎道》仍然保持著不錯的上座率,753萬美元的票房也代表著起碼首周末能有比較穩定的票房走勢。
首周末上映三天,這部影片在北美拿下了2010萬美元。
單從票房收入上來說,《致命彎道》已經取得成功。
續集的拍攝制作是必然的。
另外,即便經過周末三天的放映,《致命彎道》的觀眾口碑并不差,IMDB的評分一直保持在6.5分左右。
來自emaScore公司的預測,影片的北美票房最終落點會在5000萬美元左右。
雖然相比于公開的2000萬美元制作成本來說,這樣的票房成績只能算中規中矩,但對于羅南和沙海娛樂內部來說,《致命彎道》取得了巨大成功。
跟阿布扎比方面的投資結算,要等影片海外下檔之后,以恐怖片在海外的發行速度來說,完全回款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中。
羅南不著急跟阿布扎比的投資商結算,如果他們愿意繼續投資沙海娛樂的電影項目,他舉雙手表示歡迎,要是準備撤資的話,那就按照合約與好萊塢的通行規則進行結算就是了。
沙海娛樂并不缺少新的電影項目,羅南歡迎每一個外來投資商,特別是海外的投資商。
那些續集項目,當然不在接納外來投資的行列,像是《人類清除計劃3》和《死神來了2》,基本都是相對論娛樂內部資金完成制作。
續集項目風險更小,利潤更高,又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套用,拍攝制作相對來說也更加容易。
羅南對于這一塊也在逐步放手,比如后面的《人類清除計劃3》,就會完全交給喬治-克林特去運作。
續集項目只要別搞什么大幅度創新和改變,一般來說都會有比較長的壽命。
創新是續集項目慣有成功模式的天敵。
羅南不是不鼓勵創新,而是創新必須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