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安排了一位副制片人與對方具體談合作的事情,作為黑珍珠號上的海盜演員,也要讓他們簽下三部曲合約。
這樣一來,一批非常有特色的海盜就能保證了。
不過,這些演員的皮膚還是過于白嫩細膩。
羅南已經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等簽訂合約之后,這些演員做準備的時候,讓他們去制片廠巨大的砂石質地的露天片場里面轉圈,而且必須是在太陽下面。
連續曬上幾個月,保證讓他們皮膚變黑變糙。
還有,可以跟戈爾-維賓斯基打好招呼,等拍攝時,演員們的戲服在露天片場的太陽下面穿三天,任何人嚴禁脫下或者清洗,而且所有的演員在這三天里面也不準洗澡。
保證一個個都臭烘烘的。
像這種典型的一線古裝大制作,必須符合那個時代的背景。
在加勒比海盜猖獗的年代,很難做到每天洗澡,每天洗澡刮胡子吹發型,那還是海盜嗎?誰能指望一群海盜亡命之徒笑起來八顆牙齒,白得閃亮晃眼?
不止是衣物,造型也是如此。
造型師那邊早就給羅南提交過計劃與報告,海盜化妝不是遮蓋臉上的缺陷,更不是皮膚光滑白白凈凈,而是突顯粗獷硬朗的線條,展示男性最應該有的陽剛野性之美。
好萊塢電影之所以這么做,實際上與整個社會的審美是一致的,羅南在一本關于電影造型的非常有名的著作里面看過,說是到目前為止,西方人的審美依然是工業時代氛圍下對充滿野性的原始魅力的崇拜。
也就是說,社會的主流還是喜歡那些肌肉發達的野性之美。
其實從好萊塢一線明星的情況也能看出來,無論男女,粗獷類型占據了絕大多數,那種精致美麗的反而很少。
一天的忙碌的結束,羅南出了辦公室,沿著樓梯來到一樓大廳,準備再去攝影棚看看,卻在大廳中遇到了個非常面熟的人。
這人三十歲左右,金棕色的頭發梳成一個大分頭,發型乍一看上去,有點像劉魁勝。
羅南的目光落在對方身上,對方同樣注意到了他。
既然遇上了,羅南就主動走了過去,問道:“你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
“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不認識羅南,疑惑的看著這邊:“請問,你是……”
羅南自我介紹:“羅南-安德森,一位制片人。”
克里斯托弗-諾蘭瞬間動容,連忙說道:“你好,安德森先生。我看過你制作的《死神來了》和《人類清除計劃》。”
羅南與克里斯托弗-諾蘭握手,說道:“我也看過你拍攝的《記憶碎片》。”
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道:“這是我的榮幸。”他看向羅南:“沒想到安德森先生這么年輕。”
羅南笑了笑:“諾蘭導演也年輕有為。”
在三十歲出頭的年齡,就能執導拍攝院線電影,絕對當得起這句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