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非理要求,也讓羅伯特-李頂了回去:“這是一條嶄新的周邊銷售渠道,合作是雙贏,能增加新線影業在周邊版權上的收入!”
除了新線影業,與獅門影業和夢工廠的談判同樣不順利。
獅門影業提出了與新線影業類似的要求,夢工廠的斯皮爾伯格直接拒絕了與相對論娛樂合作。
談判工作進行的同時,羅伯特-李與一個叫做斯圖爾特-科爾曼的人數次接觸。
這是羅南前往舊金山之前,就專門交待好的。
斯圖爾特-科爾曼的瑞歐視頻服務公司,就是羅南為解決奈飛片庫問題所準備的一個選項。
大批的資料早已到了羅南手里,羅南也專門跟馬克-倫道夫做了溝通,就像最早計劃的那樣,奈飛購買影視作品DVD和拿到相關授權,大體上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直接以好萊塢六大為首的電影公司談,他們是版權所有方。
第二種是與百事達談,除去最近幾年的新片,百事達對于那些老片子擁有再次授權的權限。
這也是之前好萊塢各大公司沒有健全的視頻周邊渠道時,在北美范圍內全面鋪貨所做的選擇。
說白了,就是制造公司賣給大代理商,然后依托大代理商再賣給分散的小代理商。
但羅南研究發現,還有第三種選擇——買一家擁有眾多影片授權的租賃公司。
放眼全美,百事達是這個行業的超級巨頭,好萊塢視頻公司次之,然后還有大大小小無數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
其中一些公司,**十年代一度發展很好,可以直接與好萊塢公司談周邊版權。
但有些公司發展起來了,有些公司卻隨著時間衰敗了。
斯圖爾特-科爾曼的瑞歐視頻服務公司,總部位于南加州大學附近,主要在南加州地區開展錄像帶連鎖租賃業務,擁有總計高達18500部來自全球各地的影視作品租售版權。
不過,瑞歐公司從1998年就在走下坡路,如今情況不算好。
這家公司走下坡路的原因很有意思——他們從事了跟奈飛幾乎相同的業務。
1998年,斯圖爾特-科爾曼也發現了互聯網商機,利用手中的版權,創建了瑞歐網上店鋪,從事視頻租賃業務。
雙方都在這一業務上投入巨資,但瑞歐與奈飛在租賃材質的選擇上面完全不同,奈飛選擇的是代表發展趨勢的DVD碟片,而瑞歐使用的是笨重又逐漸過時的錄像帶。
或許是錄像帶與DVD的差別,也或許是好萊塢的周邊產業公司在互聯網方面創業更加艱難,經過數年的發展,瑞歐只有兩萬注冊用戶,僅僅是奈飛的十分之一。
(瑞歐這家公司是真實存在的,擁有18500部影視作品的錄像帶租售授權,后來被好萊塢視頻公司以1億美元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