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妙齡少女被囚禁10年,偶然求救竟然得以逃生。”
接連有相關案件被媒體披露,NBC也趁著熱度,專門以此為主體,制作播放了一期黃金時段的節目。
“俄亥俄州首府克利夫蘭警方今年5月5日曾宣布,辦案人員在克利夫蘭一座民宅中解救出三名被綁架并被囚禁多年的女子,并抓獲劫持這三名女子的52歲的犯罪嫌疑人阿里爾……”
越來越多的案件出現在公眾眼前。
“1997年,紐約州的十七歲花季少女布瑞塔妮前往墨西哥度假,隨后在海灘上失蹤,七年后家人在一出地下妓院得知其消息,趕往解救時布瑞塔妮卻已遇害。因為布瑞塔妮接客時毒癮發作,失手損害一幫派頭目物品,這名女孩在遭到**后被槍殺,然后被喂了鱷魚。”
很多案件真的是讓人觸目驚心,相比于未成年男性,少女們的失蹤比例更高,失蹤后更是無一例外遭遇到了異常凄慘的虐待。
甚至,還有一家網站披露,幾名前往南美旅游的美國少女失蹤,等警方找到她們的時候,連尸體都被練成人油,販賣去了歐洲。
“當有子女被綁架時,作為家長該怎么辦?”
《颶風營救》趁機發布了第二次宣傳海報,海報有兩張,一位焦急的母親掩面痛苦,似乎隨時會崩潰。
另一張是連姆-尼森的男主角,他面色陰沉,全身上下都被擔憂的和憤怒所充斥,仿佛不但要找回女兒,還要將憤怒的火焰燒向那群人渣!
在前期聲勢營造出一定熱度的情況下,使館影業為《颶風營救》舉行了媒體和影迷試映專場。
受到輿論的影響,《颶風營救》獲得了大部分人的好評。
“很適合家庭觀眾一起看,特別是有女兒的家庭。”
“我是一名父親,看完這部片子,想到那么多失蹤案件,我非常想要對女兒說,你真的需要學會保護自己!”
“年輕的姑娘們,不要輕易上帥哥的車,因為那可能是一個陷阱!”
“純粹的父女之愛,叫人感動的稀里嘩啦的。”
大片的好評充斥在網絡與媒體之間,讓《颶風營救》更加受人關注。
盡管還有一個殺手锏沒有放出來,影片卻在輿論被失蹤少女問題調動起來之后,贏得了足夠多的關注。
一時間,其熱度甚至接近了同樣在感恩節前開畫的《哈利波特與密室》。
每年的感恩節檔期都會擠進大批熱門電影,今年同樣也不例外。
在感恩節前兩個周末,《颶風營救》在北美全面上映。
最初的時候,使館影業想要讓影片在感恩節到來前的那個周末上映,但華納兄弟旗下的《哈利波特與密室》選在了這個檔期,為了避免與這艘魔幻全家歡巨艦相撞,使館影業只能調整了一下檔期。
雖然兩部影片受眾有所差異,但哈利波特的影響力已經起來了,在投入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沒人愿意與哈利波特正面相撞。
《颶風營救》上映的前一個周末,有皮爾斯-布魯斯南最后的邦德之戰《擇日再死》上映。
被兩部一線制作夾在中間,《颶風營救》壓力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