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這種痞子,并不是太在乎外界怎么看。
威爾-史密斯嘆了口氣:“別的獎項呢?”
羅南直接說道:“其他獎項都放一邊,威爾,我們首先保證最佳男演員。”
“我感覺希望不大。”威爾-史密斯聳聳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戛納的競賽單元。”
羅南低聲說道:“總歸是分蛋糕,只要我們投入一定資源,電影節方面肯定要考慮分給我們一塊。”
威爾-史密斯笑著說道:“希望分到手的蛋糕叫做金棕櫚。”
羅南對此不抱任何希望,一個痞子主席,喜歡的肯定不是拼命煽情渲染美國夢的內容,而是能揭露社會黑暗現實的片子。
只要考慮下昆汀-塔倫蒂諾這個人的拍片風格,也不難猜到他的選擇。
全球的勵志電影不勝枚舉,打著雞血喊著治愈的片商一廂情愿的刺激著觀眾的神經,但最后,只有那么寥寥幾部具有誠意和才情的經典留了下來,而能留下來成為經典的勵志電影,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比如《當幸福來敲門》。
如果說《華氏911》是再次揭開911這個美利堅最大傷疤的刀子,那《當幸福來敲門》就是能把人灌的不斷做美夢的一碗心靈雞湯。
這碗雞湯實在太美味了,叫人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幸福的成功一定會降臨。
好在這才2004年,心靈雞湯還在流行,如果這片子放在十多年之后,說不定就會撲街。
這種電影的成功,總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
如果美國夢的泡影被徹底戳破,這種心靈雞湯電影,受眾必然變窄。
等到反雞湯文化流傳開,這類片子落在很多人眼中,就會變成虛假、做作和煽情的代名詞。
羅南還記得,曾經生活在太平對岸的時候,到了2010年之后,很多搞房產中介、搞會議式保健品營銷甚至做傳銷的,都將《當幸福來敲門》列入新人培訓必看電影,其泛濫程度甚至與《感恩的心》有的一拼。
誰能想到,這部影片后來被眾多機構用以充當洗腦工具。
一些評分網站上許多給《當幸福來敲門》打一星的用戶,就與這些人有莫大的關系。
恐怕在那些飽受培訓摧殘的人眼中,恨不得給這部影片打負分。
不管怎么說,《當幸福來敲門》已經上映了,未來很多銷售公司和培訓機構多了一份培訓工具。
羅南考慮,很有必要申請版權保護,任何公司或者個人將《當幸福來敲門》用以培訓,都必須支付高額費用。
曾經有段時間,羅南只要看到這部影片,腦袋里面就不自覺的響起畢業后第一培訓時,被忽悠著唱的《感恩的心》。
心靈雞湯很好喝,但喝多了,容易整個人都中毒。
好萊塢的勵志電影,千萬不能當真,即便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類型,里面能有一半符合事實,就算非常有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