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這片子,基本資料來源于克里斯-加德納本人的口述,其中有沒有加油添醋,只有他本人清楚。
然后材料到了沙海娛樂編劇們的案頭上,根據好萊塢的編劇原則,以及要讓影片增加看點,符合商業勵志片的要求,必然要大刀闊斧的進行改編。
很多不溫馨、不理智,并且有些黑暗的情節,首先就要排除掉。
比如股票經紀人這個職業,不可說的事情實在太多。
最后出來的電影作品,必然要變成眾多大廚一起動手,根據市場需要精心烹制而成的大餐。
至于其中使用了多少調料,放了多少添加劑,甚至連參與烹飪工作的人都說不清楚。
所以,好萊塢的勵志電影,當娛樂看看就好,千萬別往嘴里喝,中了毒的話,好萊塢的片商可不負責解毒。
單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部影片有相當的質量,雖然屬于沖獎類的影片,但內容更加偏向于商業,不會讓觀眾看了覺得影片很悶看不下去。
何況,這個年代的威爾-史密斯自帶觀眾效應加成。
威爾-史密斯的巔峰期,再爛的電影到了他手里,都會變成票房爆棚的熱門商業片。
羅南非常清楚,沒有開啟“捧兒狂魔模式”的威爾-史密斯,是好萊塢最具有商業號召力的明星之一。
甚至,這個時期的威爾-史密斯,商業號召力已經在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克斯之上了。
《當幸福來敲門》在戛納電影節成功首映,劇組和使館影業也開始如火如荼的運作沖獎事宜,能從戛納電影節拿個獎項回去,對年底的好萊塢頒獎季肯定有所幫助。
當然,使館影業的專業團隊看得也很清楚,同樣戰略性的放棄了金棕櫚,將主要目標放在了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兩個獎項上面。
不過,威爾-史密斯在最佳男演員獎項上有一大強力對手。
使館影業法國分公司得到消息,評委團諸位評委在看過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之后,有幾位歐洲評委提議將小布同志列為最佳男演員候選人選。
一位女評委直接公開表示:我們的確嚴肅考慮過,是否要給予小布“戛納影帝”。
而且從《當幸福來敲門》上映法國當地媒體的反響來看,威爾-史密斯競爭最佳男演員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歐洲媒體不出預料,基本不怎么買《當幸福來敲門》的帳,對于美式心靈雞湯的評價,大多偏向于負面。
“充滿了好萊塢式的俗氣。一切失敗、墮落者,一切底層民眾都能在其中得到一種虛幻的、膚淺的心靈慰藉。但請清醒,你也許沒有精明的數學頭腦,也許不善言辭,你也許就一無是處,你還能成功嗎?這種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其實是用一種巧合的特殊性去蒙蔽生命的普遍性,從而成就了一種偽人性。”
“這個片子是宣揚和制造令人愉悅的假象,而不是道出真相,所以感動不了人。”
“典型的美國勵志片,有點假有點濫情,很反感這種美國夢和成功夢的模式,現代社會的騙局,只能把艱難的生活變得更艱難。”
“《當幸福來敲門》,好萊塢宣傳所謂美國夢的又一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