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子能炒那么熱,說明質量肯定有保證,但質量好的片子,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好片撲街了。
羅南是抱著去看打喪尸的期待看得《行尸走肉》,結果自然很失望,劇集節奏緩慢,與其說是喪尸片,不如說是披著喪尸外衣講述人與人爭斗的文藝劇。
與期待不符,自然就扔到了一邊。
但《行尸走肉》卻一直拍了下去。
具體有沒有完結,羅南就不清楚了,畢竟他對于這個系列了解有限。
羅南看向旁邊坐著的康妮,問道:“你覺得愛麗絲打喪尸帥嗎?”
康妮覺得這問題莫名其妙,還是回答道:“我不太看這類題材。”
羅南不知道相關漫畫出了沒有,只能說道:“我記得在哪里看過喪尸題材的漫畫,具體名字忘記了,你搜集一下這方面的題材。”
康妮趕緊記了下來:“我明天就派人去做。”
羅南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么,轉而看向亮起畫面的大銀幕。
《死神來了》到了第三部,其實沒有任何突破,從最低風險角度考慮,沿用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成功套路。
對于這種血淋淋的片子,不用去琢磨什么思想意義或者藝術價值,只要痛快淋漓就足夠了。
到了現在,人人都知道《死神來了》系列的套路:一些人在一次災難中幸免,不久之后,他們便會一個接一個地離奇死亡,統統要死,一個都不能少,而這其中的某一個人——不是帥哥就是美女——可以預期到人們的命運,繼而想方設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可結局是注定的,沒有一個人能茍活……命運不可逆轉,死神不可戰勝。
總之,死神總是要來。
詹姆斯-黃重新回歸這個系列,效果總得來說還算不錯,在死法上不斷推陳出新,保證不帶任何重樣。
開場精心設計的過山車慘案雖然因為受制于預算,在特效上很假,但熱鬧歡騰的成批死法照樣奪人眼球震撼不斷。
另外,影片尺度上繼續升級,更多的鮮血,更多的腦漿,角色的死法是越來越慘烈,越來越變態。
像爆頭,肢解,人被砸成一大坨粑粑之類的,都是小意思。
模式化的恐怖片拍到第三部,其實沒有什么可看的噱頭的,無非就是看看角色們是怎么作死的。
死神如約而來,然后角色過把癮就死。
如同《電鋸驚魂》一樣,這類恐怖片最大的特色在第一部幾乎全都出現了。
對于保守和更加注重商業成功模式的好萊塢來說,穩定的、低風險的商業模式化電影,無疑是最為穩妥的選擇。
就連羅南也不例外。
電影首映很順利,結束時“死神粉絲”一片熱烈掌聲,他們基本上相當買賬,也保證了電影最為基礎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