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法國影片在北美的市場反響向來差得一塌糊涂,波恩皮切公司決定單獨出售《帝企鵝日記》的北美發行版權,艾倫-艾伯特與對方達成初步意向,買斷這部紀錄片的北美發行版權只需要150萬美元。
紀錄片向來賣不出高價,除非成功的續作,或者知名導演的作品。
呂克-雅蓋是個退役的職業運動員,此前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電影或者紀錄片,執導的作品當然賣不出高價。
這還是《華氏911》熱賣引得紀錄片行情普遍見漲,否則根本用不了100萬美元。
羅南不記得《帝企鵝日記》的相關數據,卻知道曾經這部紀錄片大名鼎鼎,被無數人追捧過,屬于紀錄片中超級熱門的類型。
以150萬美元拿下北美發行版權,即便無法從影院中收回成本,以曾經的知名度估算,在線下市場實現盈利也不算難事。
羅南看過項目資料,確定是《帝企鵝日記》無疑,讓康妮給遠在法國巴黎的艾倫-艾伯特打電話,通知他拿下這部紀錄片的北美發行版權。
有可能的話,連全球發行版權都拿下來。
兩天后,艾倫-艾伯特代表使館影業與波恩皮切公司正式簽約,拿到了北美發行權,但《帝企鵝日記》除去北美以外的發行權,波恩皮切公司已經與法國的落日黃沙發行公司和阿根廷的阿爾法影業公司草簽了協議。
能拿到北美發行權已經不錯了,羅南也沒有強求其余市場,使館影業迅速為《帝企鵝日記》安排發行,如今可以的話十二月份就在洛杉磯點映。
這當然是為了獲得奧斯卡的入場券,紀錄片肯定要走沖獎路線。
不過,在北美發行之前,使館影業要將《帝企鵝日記》交給沙海娛樂,由沙海娛樂重新召集演員配音。
這部紀錄片使用的是法語旁白,肯定不適合北美電影市場。
就在使館影業拿下《帝企鵝日記》北美發行版權的同時,使館影業加入相對論娛樂之后,發行的第一部紀錄長片,正式登陸北美影院。
由詹姆斯-卡梅隆拍攝制作,帶有強烈實驗性的3D紀錄片《深海異形》,在北美30家影院當中上映。
這是一部全3D紀錄片,其中部分畫面還使用IMAX3D技術拍攝制作,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詹姆斯-卡梅隆為下一部電影長片做技術準備的作品。
目前北美能支持3D放映的商用銀幕數量不算很多,其中愿意選擇一部3D紀錄片的更少,哪怕導演名字叫做詹姆斯-卡梅隆,使館影業費勁力氣,也才爭取到了三十塊3D銀幕。
沒想到的是,《深海異形》的市場反響還不錯,在使館影業幾乎沒太宣傳的情況下,得益于詹姆斯-卡梅隆在影迷中的號召力和3D影片的吸引力,這部紀錄片在北美上映的第一個周末,竟然從30家影院當中拿到了55萬美元,單館平均成績超過18000美元。
但受制于3D銀幕的數量,想要擴大放映范圍也不容易。
好在無論羅南,還是詹姆斯-卡梅隆,都沒指望這部影片能賺多少錢。
這部紀錄片的三大出資方是IMAX公司、索尼電子和詹姆斯-卡梅隆本人,他們都表示過,資金能收獲多少算多少,就當減少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