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哈丁在百視達工作了整整十四年,來到這個大型店面七年,擔任店長五年,認識這個店面每一個了不起的忠實顧客,甚至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但這兩年,她能叫出名字的顧客越來越少,因為很多認識的人,再也沒有來租賃過錄像帶。
這家店入不敷出,百視達決定關閉。
看到招牌被摘下,一盒盒錄像帶打包運走,桑迪-哈丁只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像她這個年齡的人,一直都搞不明白,百視達怎么就不行了呢?
達拉斯至少關閉了三分之一的百視達店面。
在很多美國人中,經典的百視達門店,成為刻印在一代人心中的記憶,如同諾基亞手機后來在某些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一樣。
如同人死,往往某些東西消失了,人們記得的,永遠都是它們的好。
面對新興的奈飛,作為巨頭的百視達在戰略上的轉身是遲鈍的。
直到2004年年底,百視達才在維亞康姆的有限支持下,推出百視達在線——提供線上DVD和錄像帶租賃服務。
但百視達在線根本無法給氣候大成的奈飛帶來實質性的威脅。
而且百視達和它的母公司維亞康姆的所作所為,也讓羅南完全摸不著頭腦,甚至搞不明白百視達和維亞康姆的決策層到底是怎么想的。
因為百視達門店的客戶資源不與百視達在線共享!
還有比這更荒謬的嗎?
百視達在線對于奈飛來說,遠不是落后一個身位這么簡單,雙方間的差距快有紐約到洛杉磯這么遠了,結果百視達在線起飛的時候,油箱里面卻沒有油。
這樣的百視達在線,怎么有競爭力可言?
百視達既想要在互聯網上與奈飛一較長短,又不想舍棄龐大的實體資源,結果已然可以預計。
2005年1月,曾經的巨人百視達決定全面退守北美市場,百視達砍掉了海外的1800家店面,大面積推退出海外市場。
從始至終,維亞康姆都沒有給予子公司百視達有力的支持。
或許,在薩默-雷石東眼里,不能充當現金奶牛的百視達,已經不值得維亞康姆投入海量資源去拯救。
新王的崛起,總是伴隨著巨人的隕落。
那個線下租賃影片的時代,漸漸一去不復返了。
就像錄像廳一般,用不了多久,影片出租屋只能存在于很多人的回憶里。
隨時時代的發展,很多東西注定只能成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