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福克斯也是喜劇演員。”很多人私下里討論時,如此說道:“同樣是喜劇演員,無論是哪方面,他做的都不如威爾-史密斯。”
總不能把手中的票投給老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吧?
況且,最佳導演才能體現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價值。
就在一片紛紛擾擾中,第77屆奧斯卡提名者午宴在比弗利山莊麗思卡爾頓大酒店正式舉行,羅南雖然沒有親自到場,但涉及到相對論娛樂多部影片評選,使館影業的首席執行官加西亞-羅德里格斯參加了提名者午宴,并且第一時間傳回了相關消息。
這個頒獎季,相對論娛樂總計有四部影片向奧斯卡獎項發起沖鋒,分別是《竊聽風暴》、《帝企鵝日記》、《撞車》和《當幸福來敲門》。
前兩者投入資源有限,不過申報的獎項競爭相對也要小一些。
《竊聽風暴》如愿以償的拿到了最佳外語片提名。
《帝企鵝日記》獲得最佳紀錄片提名。
相對論娛樂除了申報獎項之外,基本上沒有為這部影片專門做任何奧斯卡公關,由于影片北美票房已經高達5568萬美元,取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奧斯卡光環效應能再起到的作用不會特別大。
即便獲得提名,羅南還是對《帝企鵝日記》放任自由,能拿一座奧斯卡獎杯回來最好,拿不到也無所謂。
宣發發行投入計算在內,僅僅北美票房分成一項,使館影業已經實現了超過兩倍的投資回報比。
這部紀錄片非常有趣,深受動物保護者和萌物愛好者們喜愛,不像《竊聽風暴》這種悶片,哪怕只是維持最基本的五家影院點映,周末單館平均票房也滑落到了五千美元以下。
《竊聽風暴》在歐洲的放映早已為相對論娛樂和科赫影業產生盈利,僅僅歐洲一地,票房總額就高達3214萬美元。
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只有200萬美元。
但想要在北美取得好點的成績,沒有奧斯卡獎項加身非常困難,點映一個多月,《竊聽風暴》北美票房也不過70多萬美元。
當然,這樣的成績,與放映規模極其有限,使館影業幾乎沒有宣傳投入也有關系。
話說回來,這種片子沒有可以吸引北美觀眾眼球的新聞,誰會傻到砸進幾百萬美元?
《竊聽風暴》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后,使館影業才開始加印拷貝,甚至為了節省成本,有些拷貝干脆是從已經下檔的英國運過來。
都是德語膠片拷貝,用起來區別不大。
還能節省一大筆開支。
在此之前,使館影業只為《竊聽風暴》準備了十個拷貝而已。
相比于這兩部影片都是只有一個奧斯卡提名,《撞車》這部恰如其分與當期社會形勢相符合的電影,可以用豐收來形容。
《撞車》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等六個獎項的提名。
《當幸福來敲門》就要差一些了,但也有最佳改編劇本和威爾-史密斯夢寐以求的最佳男主角兩個提名。
而之前因為《盧旺達飯店》呼聲很高的唐-錢德爾,沒能進入提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