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人戲稱,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只是DVD的超級廣告。
好萊塢以及周邊相關的公司還沉浸在DVD業務帶來的豐厚回報中時,在羅南的大力推動下,奈飛已經積極拓展新的業務,提前做好了DVD衰弱的準備。
從2005年開始伴隨著家庭寬帶的普及,網速的大幅提高,奈飛積極始向流媒體轉型。
奈飛逐步向用戶提供在線觀看電影的服務,全面支持電腦、手機等多種設備觀看。
豐富的內容、良好的用戶體驗,都令奈飛的流媒體業務快速發展。
上市計劃也進入到了最后一個階段,奈飛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憑借自身高速發展的業務,以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與高盛旗下專門負責運作上市的公司就IPO關鍵的費率問題達成了一致。
去年谷歌上市也為奈飛需要支付的IPO費率有了借鑒的對象。
如今的奈飛也是硅谷最吸引人的互聯網明星公司之一。
由于外界足夠高的預估,如同之前的谷歌那樣,奈飛一直在與高盛就費率討價還價,最后達成的費率與谷歌上市時基本一致。
這一次IPO的費率為百分之二點八,而不是募資數億美元的IPO交易較為常規的費率——百分之四。
大多數IPO的公司,以及差不多所有那些募資達5000萬美元至2億美元的公司,向承銷商支付的費用占其IPO所得款項的比例均為百分之七。
這也與高盛對于此次募集資金數額極其樂觀脫不了關系。
因為數十天后奈飛就要上市,羅南也專門抽出時間,與馬克-倫道夫等人一起,在高盛的專業團隊的陪同下,陸續與意向投資商們見面。
既是讓他們對于奈飛業務和未來有更多了解,也是增加投資商的信心。
其實從今年年初開始,高盛就開始了長期的“IPO路演”推介計劃。
當一家公司上市時,為了刺激需求,公司高層管理者以及聘來讓公司上市的承銷商通常會花費多非常長的時間,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向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推介,并回答問題。
想要讓人投資,就要叫人看到投資盈利的前景。
去年,谷歌上市路演期間,管理層拒絕回答投資商們問到的許多問題,導致本就對互聯網不太了解的眾多傳統投資機構,都不太愿意往好的方向預期谷歌未來的盈利能力。
雖然谷歌很快實力打臉,但谷歌IPO沒有達到預期,也是公認的。
羅南由于奈飛即將上市的關系,也增加了對于這方面的了解,也重點關注了去年谷歌的IPO經過。
谷歌的IPO沒有達到預期,與路演推廣不力有關,也與承銷商脫不了關系。
比起傳統的IPO,谷歌使用了拍賣的模式,讓傳統承銷商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一度傳言作為承銷商的瑞士信貸和摩根史丹利想要暗中破壞拍賣。
按照羅南的了解,主承銷商們不希望谷歌的拍賣模式取得成功,但為了收入,當然也不希望失敗。
最終,谷歌的IPO沒有達到預期,僅僅募集了19億美元。
同樣的,谷歌在IPO發售的股票僅占該公司百分之八的股份。
比起去年上市時的谷歌,奈飛的業績和規模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