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一度還有過傳聞,說詹姆斯-卡梅隆正在聯合索尼電影開發全新的裸眼3D技術。
這些消息真真假假,曾經的影迷們也很難判斷。
作為電影新技術的開拓者和走在最前沿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對于技術的重視,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阿凡達》劇組在威塔工作室的籌備中,很多拍攝場景,就需要運作詹姆斯-卡梅隆的團隊專門開發的一些拍攝平臺和軟件。
這些是詹姆斯-卡梅隆多年積累的結果。
毫不夸張的說,一個導演沒有多年的技術積累,絕不會達成《阿凡達》這樣技術上的巨大成功。
詹姆斯-卡梅隆從拍攝《異形2》開始,就在技術方面走到了好萊塢的最前沿。
《阿凡達》的特效制作,僅僅依靠詹姆斯-卡梅隆的團隊也是不夠的,動作捕捉方面需要威塔工作室,更多的特效制作則是由工業光魔負責。
這樣一部電影的制作,猶如超級工程一般。
與此同時,詹姆斯-卡梅隆團隊的特效制作副總監尼爾-布洛姆坎普,也與沙海娛樂談妥了合作事宜。
尼爾-布洛姆坎普將拍攝的短片《約翰內斯堡的外星人》的版權,以象征性的1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沙海娛樂,得到了執導電影長片的機會。
雙方簽約之后,尼爾-布洛姆坎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劇本初稿,并且傳真到了洛杉磯,交由羅南親自過目。
這個劇本的片名的就叫做《第九區》。
劇本的主線情節,與羅南印象中也大體相同,隨同劇本而來的那些外星人形象設定,一個個的大蝦非常獨特。
由于尼爾-布洛姆坎普還要參與《阿凡達》的特效制作,擔任的還是較為關鍵的特效副總監職務,現階段肯定不可能離開《阿凡達》劇組,《第九區》項目只能歸類到沙海娛樂的未來計劃之中。
最快也要等《阿凡達》特效制作完成一個階段,尼爾-布洛姆坎普才好與繼任者結交工作。
詹姆斯-卡梅隆對于團隊的人相當不錯,沒有為尼爾-布洛姆坎普設置任何障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九區》最快明年就能開始籌備。
相比之下,拿到改編版權的印度《問答》,動作就要緩慢多了。
這不會是商業項目,未來必然是頒獎季作品之一。
某一個頒獎季,相對論娛樂不可能推出太多作品,資源分散不說,奧斯卡評委投票時極少接連選擇同一個公司的電影。
今年的《斷背山》,明年的《無間行者》,這都是相對論娛樂未來兩個頒獎季的重點項目。
還有一部大衛-芬奇執導的《Gril》,由于項目進展相對緩慢,暫時無法確定哪一個頒獎季能夠推出。
如此一來,盡管明確導演就是執導《猜火車》的那位,羅南暫時也沒有讓人與他接觸。
由《問答》改編而來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最少也要等到三年之后上映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