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總結過,拍攝托爾金作品的彼得-杰克遜和拍攝其他作品的彼得-杰克遜,完全是水平相差甚大的兩個導演。
反正羅南有些印象,哪怕到了他曾經的最后一年,彼得-杰克遜仍然沒有從托爾金的作品中擺脫出來,仿佛他這個導演,天生就是為了將托爾金的作品影像化而生的。
彼得-杰克遜打開文件柜,取出一本,交給了羅南:“這是原著。”
羅南接下來,看了一眼封面,名字很熟悉——《可愛的骨頭》。
接著,他想起了更多的信息,不是曾經的,而是現在的,因為康妮收集過一些關于這部作品的資料。
這本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一度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待了七十多周。
毫不夸張的說,《可愛的骨頭》是名副其實的暢銷書。
因為康妮和助理團隊一直沒有中斷過收集文學作品的工作,羅南此前就見過這本,甚至瀏覽過部分內容。
但羅南那時沒有心動。
羅南放下,說道:“我前段時間看過,不記得是一年前還是兩年前了。”
彼得-杰克遜問道:“我看過的時間更早,看到之后,就買下了版權,想要改編成為電影。”
“見到喜歡的文學作品,有改編電影的強烈想法。”羅南笑著說道:“這是從事我們這個行業的人的通病。”
彼得-杰克遜問道:“改編需要投資,需要宣發和發行,羅南,你沒有興趣嗎?”
羅南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道:“我記得你一直在與環球影業合作。”
彼得-杰克遜臉上的肥肉動了動:“我與環球影業的合作結束了。”
羅南大致明白了,估計在《金剛》之后,環球影業不會輕易再跟彼得-杰克遜合作。
當年《魔戒3:王者歸來》口碑和票房同時超級大爆,彼得-杰克遜攜奧斯卡最佳導演之威,與環球影業達成協議,執導新版的《金剛》電影,其中彼得-杰克遜夫婦以及制片團隊的后期分成一項,占據影片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二十!
這是前期分成,不是后期的利潤分成。
可以想象,以《金剛》的票房,彼得-杰克遜賺了個盆滿缽滿,而環球影業不說痛不欲生吧,也好受不到哪里去。
羅南看著面前的,問道:“彼得,有幾件事我需要問一下。”
彼得-杰克遜點頭:“盡管問。”
羅南直接問道:“你打算怎么拍攝制作這部影片?”
“一個小型作品項目。”彼得-杰克遜大致明白羅南這種人最關心的是投資與回報:“大片固然能夠征服無數的影迷,但對于我而言,拍攝《魔戒》或者《金剛》都是一件無比累人的工作,拍攝那種電影的壓力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巨額的投資、嚴苛的拍攝計劃、還有上百人的團隊管理……這些東西會盤旋在我的腦海里大半年,我根本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