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詹姆斯-黃親手撰寫的《七龍珠》的文案放在面前,羅南一時間無話可說,文案中詹姆斯-黃給出的理由,也非常強大。
比如漫畫改編電影北美市場盛行,這一類型未來前景會越來越好。
比如《七龍珠》全球高達1億8000萬套的銷量,堪稱全世界銷量最高的漫畫。
比如只要第一部成功,這一漫畫輕松就能實現系列化,帶來難以想象的巨大收益。
而且比起曾經,因為《死神來了》系列在相對論娛樂手里的成功,詹姆斯-黃信心更足,準備將《七龍珠》打造成好萊塢準一線乃至是一線商業大制作。
詹姆斯-黃向羅南提議的制片預算高達1億3000萬美元!
羅南當然不可能同意,日漫的主要市場在東亞,嚴格說起來的話,無非就是兩個。
北美雖然也有一定的受眾,但屬于小眾類型確鑿無疑,單單靠兩個市場就想撐起如此龐大的投資,根本沒有可能。
曾經,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的日漫也不少,其中不乏一些鼎鼎大名的作品。
但這些改編作品,只要投資稍微高一些,無一不是以撲街而告終。
哪怕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擼袖子上場,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羅南有特殊的經歷,也因為這段經歷,形成了非常固執的認知:任何無視文化差異的改編,最后都會撲的連他媽都不認識。
為此,羅南拒絕了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的機甲和怪獸。
他同樣不可能去投資這樣一部注定要坑爹的日漫題材電影。
日漫很風行,只是相對于它狹小的市場和圈子。
而好萊塢的一線商業制作,想要獲得足夠的盈利,北美市場必須要有爆發,全球市場更不能忽視。
只能在一隅之地流行的日漫,并不適合全球化的電影改編。
二十年以后的發展,羅南不是很清楚,但今后的十多年里,日漫題材只值兩三千萬美元的改編投入。
再高,投進去的錢可能會打水漂。
相比于改編日漫成為電影,反而那些借鑒了日漫的創意和設定,然后完全變成好萊塢模式的電影制作,更容易取得成功。
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不少,比如《黑客帝國》,比如《盜夢空間》。
但沒人認為這些電影跟日漫有關系。
或許,這些才是好萊塢之于日漫題材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化差異在電影市場上無法忽視。
就像李安的《臥虎藏龍》美國人看著不錯,到了東方觀眾卻看得昏昏欲睡,覺得遠不如徐老怪的武俠片看著過癮。
但徐老怪的武俠片,在北美影院里面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羅南不可能給詹姆斯-黃的這個項目開綠燈,不過想到溫子仁所說的話,又讓康妮聯系了詹姆斯-黃,詢問關于《七龍珠》項目的最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