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數字化技術能有效降低好萊塢公司各方面的成本。
不說其他的,單單發行這一項,每個拷貝的成本就能降低百分之六十以上,這還是短期內的,從長遠來計算,降低百分之九十都不是沒有可能。
一個普通的膠片拷貝,從壓制到保管,從運輸到保險,平均成本高達1500美元。
如今的數字拷貝,只要500美元以內就能搞定。
未來有了專業化的發行公司與院線商網絡,拷貝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傳輸。
曾經這都成為了電影產業的常態,發行費用降低了不是一點半點。
好萊塢所有電影公司,在這方面有著一致的利益訴求。
所以,好萊塢各大廠商聯合起來,拉著院線公司、制片方、發行方,索尼電子、佳能攝像、杜比公司等設備提供商,一起商討推動全新的技術產業結構升級,以讓各方面都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其實對于全行業都有好處。
但想要達成,讓院線商大范圍更新設備,并不是很容易。
羅南也在推動,不過投入的資源算不上特別多,因為他非常清楚,曾經真正讓院線商開始行動的,是《阿凡達》上映之后。
《阿凡達》這部影片帶來的不僅僅是高票房和高商業收入,還有整個電影產業的技術升級。
從《阿凡達》之后,3D開始盛行,盡管3D放映有著種種缺陷,但3D影院的快速建設,直接帶來了院線方數字化設備的快速普及。
就整個電影產業來說,被無數人批評粗俗不堪和銅臭味十足的《阿凡達》,比起他們追捧的藝術片,更應該被電影史冊所銘記。
因為《阿凡達》推動整個電影產業,以及相關配套產業,往前快速發展了一大步。
至于3D技術,既然會紅火一陣,相對論娛樂當然也不會放過,除了《愛麗絲夢游仙境》之外,《復仇者聯盟》也明確會議IMAX3D技術拍攝和制作。
甚至來一部3D版本的《電鋸驚魂》也不是沒有可能。
十一月份,相對論娛樂旗下還有兩部影片要上映,一部是皮克斯工作室的《超人總動員》,另一部是成功大賣電影的續集《博物館奇妙夜2》。
這兩部影片無疑都非常適合假日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