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諾蘭明智的選擇了保持沉默。
其他人,包括羅南在內,根本不在意,好萊塢的電影宣傳中,他們親自參與造假的次數,兩只手都數不過來。
對于查爾斯-羅文的說法,也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查爾斯-羅文是好萊塢的資深制片人,道德潔癖這種東西,在他身上壓根不存在:“在參演《黑暗騎士》的時候,希斯-萊杰為了揣摩小丑的心理,把自己一個人關在酒店房間中很久,重復練習舔嘴唇、捋頭發、說話語氣等等,最后才造就了一個希斯-萊杰版本的小丑!可是由于太過深入角色,希斯-萊杰無法完全從角色中擺脫出來,也無法承受表演之后所帶來的壓力,不得不尋求藥物的幫助,最后導致服藥過量而死!”
話音落下,會議室再次陷入沉寂。
克里斯托弗-諾蘭倒吸一口涼氣,刷新了對于好萊塢的認知下限。
謠言還能這樣制造?新聞還可以這樣亂編?
這TM的距離事實差了最少也有十萬英里吧?
凱文-特蘇哈拉強調了一遍查爾斯-羅文的話:“希斯-萊杰之死,是在飾演《黑暗騎士》中的小丑的過程中,入戲太深,難以自拔,而最終陷入絕境,為了擺脫這種可怕的狀態,他只能求助于藥物的幫助。”
查爾斯-羅文接話道:“相信這也符合希斯-萊杰的影迷的期望,他們樂于看到這樣的結果,甚至會主動宣傳散播這些觀點,然后吸引到更多人關注。”
一旦造成這樣的既定事實,即便有人說出真相,因為這場造神運動而受到影響的影迷,也會主動站出來,怒噴那些說真話的人。
到時真假已經無所謂了,希斯-萊杰的死為電影帶來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卻是實打實的。
在座的所有人沒有一個比羅南更清楚,這會帶來什么樣的效果。
曾經關于希斯-萊杰的離世,一度占據絕對主流的觀點:希斯-萊杰無法承受出演小丑之后所帶來的壓力,最后抑郁服藥而死。
真相?重要嗎?即便說出真相,希斯-萊杰的影迷也會噴的你滿臉都是口水。
在他們眼里,希斯-萊杰就是為小丑而生,也是為小丑而死。
這也是華納兄弟“造神”宣傳帶來的必然結果。
查爾斯-羅文進一步說道:“從今天下午開始,華納兄弟會伴隨著希斯-萊杰的新聞,開始對外陸續放出關于小丑的各種宣傳物料,希望各方面能夠配合華納兄弟。”
迭戈-哈里斯立即說道:“DC漫畫沒有問題。”
喬治-克林特應道:“沙海娛樂會全力配合。”
羅南略作思考,說道:“查爾斯,我目前沒有時間和精力管理這方面的事務,《黑暗騎士》劇組要怎么配合,由你與諾蘭導演一起決定。”